迈向世界级科学创新文化体系:卓越、诚信、传承、合作

作者: 逯高清

来源: 《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发布日期: 2015-01-14

文章讨论了中国在建立世界级科学创新文化体系上的努力和挑战,强调了科研诚信、国际合作和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需要建立与最优秀的国际科学传统相接轨的卓越文化,鼓励原始创新和科研诚信。中国科研诚信的部分问题至少可归咎为管理体系的缺陷以及不恰当的成果评估标准。中国科学界确已认识到,科研监督与管理缺陷掣肘了建立世界级科学创新系统,这些对中国下一阶段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2014年或许是中国走向世界级科学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中期节点,科技部对规划进行了全面评估。同时,由12名成员组成的国际评估小组在2014年1月17~19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与评估。

过去7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取得了许多成就。政府对科技的大幅投资使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数量迅速增长。这一时期还见证了中国成功建成大型人才智库以及科技发展基础设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然而,中国依然面临着“追赶跨越”以及取得世界级科研成果与影响力的挑战。

李克强总理2014年5月27日在全球研究理事会(GRC)北京年会开幕式上及时地勾勒了中国创新驱动的发展愿景。他承诺,中国将夯实创新与创业实力,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挑战很多诸如产能过剩、环境恶化、能源供不应求和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都需要科学创新的发展。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科学院在2014年5月底发布了《追求卓越科学》的宣言,标志着中国科学向卓越和更高影响力迈进的新起点。宣言强调了加强以价值为基础的评估、奖励和支撑系统以及夯实创新能力和树立自信心的必要性。

中国领导高层已下定决心改革,解决传统文化与制度造成的困难。比如,改革需要发展公正的新管理方法,要有人手充足的合格项目主管,应减少评估过程中人际关系以及游说的影响。

为了弘扬卓越与诚信的科学文化,中科院宣言关于实验室行为的表述为:“中国科学要走向卓越,就要自觉弘扬和坚持科学的精神,倡导求真、创新的价值导向,建立遵循科研特点与规律的管理模式,反对急功近利的科研行为。”

在全球研究理事会的领导下,近年来,国际合作不仅在科研资助机构之间有所增加,而且在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多边合作之间也是如此,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与促进科研诚信。

在2014年5月份的北京会议上,GRC还呼吁对下一代研究人员予以更多支持。世界科学的未来要靠青年人才,中国拥有一个巨大的青年人才库,他们拥有巨大的潜力。

在2014年1月份的咨询会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期国际评估小组还对中国5个优先领域的研究创新能力作了评估。在能源领域,中国显然已取得高影响力研究和一些成功的商业案例,如可再生能源开发。

所以,我可以乐观地认为,在下一个10年,随着科学卓越体系的改善和国际合作水平的提升,中国将成为科学创新领域无可争辩的世界领袖,这才和她作为经济强国的伟大成就相称。

UUID: b46de95a-4d80-4788-b8f9-7ec1c41d284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赛先生公众号-pdf2txt/2014-2015/赛先生_2015-01-14_迈向世界级科学创新文化体系:卓越、诚信、传承、合作.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