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难是宗教文本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但它和宗教的关联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深。过去人们已经知道,生态力(ecological forces)可以塑造动物的社会性,比如不利的气候变化会促进鸟类的合作育雏行为,但其对人类的作用却并不清楚。
11月11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1]表明,这一现象同样也会发生在人类社会——当遭遇环境胁迫(environment duress)时,人们对有道德约束的至高神(moralizing high gods)的信仰会增加,这表明这类宗教信仰可能通过促进合作的方式,提高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力。
研究者收集了583个跨文化的人类社会群体(部落,村镇,国家等)样本在环境因素、语言史、地理信息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数据,并对这些因素对道德型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之一是意料之中的:在文化因素方面,如果不同社会间享有共同的文化起源,或属于同一语系,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信奉相同类型的宗教。但与此同时研究者发现,在排除上述历史和地理因素后,自然环境也在塑造人类的宗教信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对于本身环境条件好的社会,当环境开始多变和不可预测时,对道德型宗教的信仰就会增加——比如新西兰在2011年地震后,直接受灾区的新入教者占总人口比率,要比受到轻微影响的地区高出1.2%,比无关地区则高出近3%[4];而对长期资源短缺的社会来说,当环境开始趋于稳定时,对道德型宗教的信仰就会增加——因为既然环境已经如此艰难,那么环境变化可能会意味着转机,比如一场倾盆大雨或者温度变得更适宜,而环境趋于稳定则抹杀了这种可能性。
研究中还发现,环境威胁会强化人群内部对规范的执行机制[5]。例如,中世纪天主教世界的异端审判廷认为,不服从其教义的女巫是很多灾难的根源[6],于是对女巫及象征女巫的家猫进行捕杀,而此时正值14世纪鼠疫(黑死病)大爆发的前夜。另一个例子则是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北欧,这里相对于天主教社会却有着更为“宽松”及相比同时期欧洲其他地区更加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最后,研究中并没发现所谓决定性的单一因素。
基于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研究及近千例的对比印证,他们认为宗教信仰的地理分布有着明显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