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来自肯尼亚的丹尼斯·金梅托(Dennis Kimetto)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完成了柏林马拉松,创造了马拉松的新世界纪录。这意味着金梅托在42千米的马拉松赛程中,每千米的用时仅为2分56秒。而人类还在不断刷新速度和耐力的记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破纪录是很赚钱的事情,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到优质的训练,以便加入世界顶级选手的行列。
那么马拉松选手能否突破2小时大关,人类又到底能跑多快呢?科学家表示,不论一个人的决心多大,终究还是会有一些生理上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有氧呼吸的极限是长跑的最大限制,这涉及到心输出量和氧气流量。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中需要依赖最大摄氧量,这一指标代表能够输送到肌肉中的氧气量。
与长跑相比,短跑具有一系列不同的限制条件。短跑的关键是肌肉力量、步距和步频。世界顶尖短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每只脚接触地面的时间只有90毫秒,那么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施加最大的力。要跑得快,就必须保证力的作用方向是向前的。
即使是一些最有抱负的人,可能也永远无法成为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因为遗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人拥有大量快缩肌纤维,很适合短跑,但对长跑来说就不利了;而另一些人则有更多慢缩肌纤维,这些肌肉对长跑十分关键,但却对短跑没什么帮助。
一些运动员通过服用非法药物来提高速度。短跑运动员有时会服用类固醇来增加跑步时对地面的推动力;而一些马拉松运动员则采取违规增血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最大摄氧量。这种方法通过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可将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提高约10%。
莫林认为照目前的情况看,在未来20到30年内,应该都不会有人在2小时内跑完马拉松。但这个记录什么时候会被打破也很难说,因为时不时都会杀出一匹黑马。具有优良的跑步基因、训练环境和天生优势,可能会让运动员突然跑出刷新纪录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