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无糖食品

作者: 张印红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4-11-04

本文详细介绍了无糖食品的定义、标准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指出无糖食品并非绝对不含糖,而是不含蔗糖等甜味糖,但可能含有其他能够转化为葡萄糖的成分。文章还讨论了无糖食品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特别是减肥和糖尿病患者,并提醒消费者注意无糖食品的潜在风险。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关注,无糖食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那么,什么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分吗?认识无糖食品,关键在对“糖”的定义上。糖可以专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能够在人体内转变成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果糖等,这是狭义上的糖。实际上,从广义来说,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的物质,就可被称为“糖类”,如淀粉尽管没有甜味,但在营养学上也被称为多糖。

我们所见到的无糖食品,一般是指狭义上的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甜味糖的食品,但它们应该含有糖醇,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代糖甜味素。

我国对无糖食品的标准有明确规定。无糖就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低糖是指含糖量不高于5克。消费者往往会认为无糖食品不含一点糖类。事实上,市面上的无糖食品,往往只是指不含有狭义的糖,也就是不含有甜味的简单糖类。

一方面,商家的过度宣传和混淆概念,使很多消费者产生误会。比如,水果食品天然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那么“无糖果脯”或“无糖果酱”不可能完全不含有糖分,厂家所能承诺的只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再加入糖分。再如牛奶,天然就含有4.5%的乳糖,所有的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奶粉、冰淇淋等必然含有乳糖,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成本,不可能把食品原料中的糖全部除掉。

还有市场上常见的“无糖糕点”,虽然没有加入蔗糖,但糕点本身是用粮食制作而成,其主要成分就是淀粉,经消化分解后都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与我们吃馒头或米饭所吸收的糖分和热量没有区别,依然会导致血糖的上升。此外,为了保持口感,几乎所有无糖食品中都添加了“半天然”的甜味剂,包括糖醇类、肽类、甜味甙类以及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还有很多无糖冲剂中,虽然无蔗糖,但其中含有大量的糊精,糊精含有高达10%~20%的还原糖,明显是高糖原料。所以,真正绝对无糖的食品并不存在。我们日常所见的无糖食品只是没有添加蔗糖的食品,但其中依然可能存在麦芽糖、果糖、淀粉、糊精等能够在人体中转变为葡萄糖的成分。“无糖”与“无蔗糖”不是一回事,蔗糖只是糖类中的一种。很多食品厂家或销售商强调自己的食品无糖,实际上他们强调的是没有蔗糖。

既然无糖食品是无蔗糖的低糖食品,那么对于保持苗条身材的减肥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适当选择、适量食用是明智可行的。代糖甜味素与蔗糖相比,两者甜度相当,但前者热量较低,只有蔗糖的60%甚至更低。另外,某些糖醇类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不快速升高血糖,少量食用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还有人们熟悉的木糖醇,在口腔中不易被细菌发酵利用而形成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很多食品都用它取代蔗糖,比如木糖醇口香糖,饭后嚼木糖醇口香糖确实不容易导致蛀牙。当然,代糖甜味素也不全是优点,若摄入过量或食用不当,还会产生更大危害,譬如食品包装的成分表上比比皆是的蔗糖素就可能阻碍某些药物的吸收。阿斯巴甜(俗称甜味素)虽然具有较少的副作用,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食用它。

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苯丙酮尿症患者、阿斯巴甜不耐症或敏感症、孕妇、血糖控制不良等人群就不适合食用。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容易导致苯丙酮尿症患者智能低下,而有些人食用阿斯巴甜后会头痛、抽搐、恶心和产生过敏反应。就木糖醇来说,大量食用也有可能造成危害。糖尿病人不宜多食木糖醇,否则可能导致血糖和甘油三脂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由于木糖醇不被胃里的酶分解而是直接进入肠道,在肠道内吸收率又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过量食用对胃肠有一定的刺激,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及腹泻,加重肾脏负担等。

总之,无糖食品并非绝对“无糖”,其主要成分仍是淀粉,若不加限制地食用,对血糖控制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减肥人群认为无糖食品不含蔗糖,就不会发胖也是误区,代糖甜味素吃多了也会长胖,长期大量饮用无糖或低热量饮料的人比普通人发胖速度更快,研究表明,相同时间内前者腰围增长幅度比后者高出500%。

UUID: 1548a350-6e10-4111-804c-31ad833ea93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4年/2014-11-04_话说无糖食品.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