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博物馆商店是那么一种无比乏味的存在。在一间又一间阴暗的小房间里,堆着即使打折也没人买的展览画册,印刷质量恶劣的明信片,板着脸的售货员,还有来路可疑的儿童玩具。呐,作为一个在博物馆学专业混了5年的门外女汉子,有一件丑事我得先说在前面。从前的博物馆大都是很傲娇的。这个傲娇病从牛津的阿什莫林到伦敦的大英甚至到我们的南通博物苑都染上了;对于自己的观众,全世界的博物馆态度颇为统一。
重视博物馆与人之间的联系,重视博物馆教育,甚至寄希望博物馆成为有社会影响力和行动力的机构——这个转变大概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生的。有一个相关的运动和相关的学派,分别叫做“新博物馆学运动”和“新博物馆学”。纪念品商店可以帮博物馆赚钱。和中国同行不一样,许多国外博物馆早就过了由政府全权支持的好辰光了。更多的时候,政府只愿意支付掉一部分的运营费用,其他的方面就得靠博物馆自己想办法了。
此外,也是拜整个博物馆界风气转换所赐。之前观众想什么,对博物馆来说是压根不重要的事情。在小部分人心里,在展厅里游荡来游荡去的观众哪有千百年前的青铜器重要啊。谢天谢地博物馆终于意识到出售有趣的、高质量的博物馆周边是一种亲民讨巧的做法,既能满足大家对纪念品的热爱,也算是把自己之前的傲娇身段往下拉个几层。不过,博物馆还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的。
一瓶矿泉水卖两百八的情况当然是不可以发生的,再敢忽略观众对大家不理不睬更是要被国际博协点名批评写检讨的。好在全世界的博物馆才终于意识到之前的他们就是托尔金老爷爷笔下那些喜欢躺在金山银山上打瞌睡的巨龙,任世人垂涎欲滴,我自酣睡不醒——其实自己的肚皮底下压的是那么一大堆宝贝!于是大家开始奋力挖掘,看看能从库藏里倒腾出些什么好东西来。
这一倒腾不要紧,其结果就是呼啦啦出来了许多业界好手,每个馆的风格还都不太一样。譬如在大中华地区火得要命的,将台湾小清新之魂贯彻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偶尔走点日系恶搞风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看人家的网路商城广告图,将该馆的设计路线总结得很是到位啊。之前“朕知道了”纸胶带,这可能是近几年台北故宫最成功的文创产品之一了。
纸胶带本来就是熊熊燃烧着小清新之魂的文具,成本低,制作方便,该产品本身不但把我们亲爱的四爷成功绕进去,而且还自带天生的广告功能。尝到了甜头的台北故宫后来又开发出了更多的纸胶带系列,什么快雪时晴帖纸胶带,青铜器纹纸胶到等等,但我估计王羲之是打不过雍正爷的——很简单,不是每个人都认得出右军先生都写了些什么的,但几乎人人都识得“朕知道了”这四个字啊。越是浅显易懂且与生活相关的,接受度当然也就更高。
最近,台北故宫脑洞一大又开了《唐人宫乐图》的玩笑。这是一幅描绘晚唐时女子热热闹闹喝茶聊天聊八卦的作品,若干年前台北故宫做了个动态的宫乐图广告,但是他们很显然并不满足……于是有一天他们发现其中一位唐代胖美人儿的发型很有特色……然后就变成现在这个处处透露着怪意但是让人很想买回来犯二的作品。
但是我们不能把台北故宫的文创钉死在恶搞上,事实上,该馆还贩售其他气质高雅的商品,譬如下面这套以宋徽宗的瘦金体为创作灵感的餐具组。由设计师kate chung设计,纯西式的刀叉组合配上宋代的风雅,貌似这样的东西只能用来切切小羊肩和黑松露,直接拿来舀隔夜泡饭的话会被宋徽宗大人的鬼魂追着打屁股。提了台北故宫,怎么敢不提北京的正主儿。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故宫博物院是晚了些,不过后起之秀有后起之秀的优势。
最近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力颇狠,也是哗啦啦出了一批好东西。反正皇城范儿不用白不用,比起海对岸的小清新,北京故宫使起御用梗来毫不手软,倒也是自成一派。尚方宝剑圆珠笔,大脑洞小朋友必备佳品。我小时候要是有这个东西我可以捏着它演一整天的脑内小剧场。故宫顶戴花翎官帽伞。大夏天的,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上朝时会被晒到了!故宫创意行李牌,公交卡套:奉皇上旨意出京,望各单位予以方便。朝珠耳机:皇上训话太久太罗嗦?
有它在不用愁!“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多少有点和对岸致敬的意味在。"步步生莲“凉拖,原型如下图。比起花盆底,当然是人字拖比较人道些。最后是藻井伞,所谓别有洞天者是也。接下来是海外组。大英博物馆占着天时地利人和,借着馆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势,讨尽了设计开发上的便宜。
该馆的文创产品有两大特色,一个是把某件藏品当作super star,拼了命地开发;譬如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作为一块历史意义大于美学意义的大玄武岩石头,它在文创产品上的老大地位倒是不可撼动。
光我自己见过的就有罗塞塔石碑拼图、笔记本、笔(铅笔圆珠笔钢笔)、钱包、卡套、电脑包、鼠标垫、T恤、伞、单肩背包、双肩背包、镇纸、茶巾、围裙、隔热手套、杯子(玻璃杯瓷杯随行杯)、杯垫、海报、明信片、钥匙圈、甚至还有发泄海绵……当然,除了罗塞塔石碑,大英还围绕着自己的其他馆藏开发过系列产品;这种做法在国外的博物馆界颇为流行,譬如西班牙的普拉多美术馆就有《宫娥》系列产品或者戈雅系列产品;卢浮宫还直接把主意打到玛丽安托瓦内特和拿破仑身上过。
这样做的好处一个是省力,直接拿馆藏品的图片往现成的商品上印就好了,再者么,有名的馆藏一般倾慕者众,大家买起周边来也开心。大英博物馆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喜欢结合馆藏开发有英国特色的产品;以下是两组杰出代表:这一组维京橡皮小鸭和日本武士小鸭还有罗马以及古埃及小鸭兄弟……大英博物馆方面的推销噱头是”和历史一同洗个澡“。
举世皆知这个国家的人们喜欢在白色的浴缸里漂上几个黄色的呱呱叫的橡皮小东西,这是无数小孩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以及无数成年人浴室里不能示人的小秘密。啊,多么美好啊,那些只有你和小鸭鸭一起共度的浴室时光~至于接下来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目前最为喜欢的大英博物馆文创产品:当当!古埃及象形文字版peter rabbit!在这一把上,大英博物馆完全赢得了我的心!
如果本身的馆藏比较单一,譬如说99%的藏品都是书,那又该怎么卖周边呢?以我之前实习过的大英图书馆为例:该馆的纪念品商店除了售书售文具卖卖一些书虫需要的小玩意儿之外,还很擅长围绕着展览引进相关商品。最后请让我以一组大都会博物馆贩售的华丽珠宝作为这篇漫长读图文章的结尾。以馆藏古董为灵感设计的首饰一直是女士们的心头好;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的v&a这样收藏有大量珠宝首饰的博物馆都很擅长于此道。
玻璃匣后面的真家伙是没指望到手了,好在还有这些复制品可以让人圆个梦。最后从业内一位老师微博里偷来的一张图以及他的翻译来做结尾:“关于博物馆商店,一位13岁的美国小妹是这么说的:博物馆啊,都是无聊透顶的地儿,哪有人乐意去。我爹我娘还有那些老师,非得赶鸭子般把我们往那里赶。唯一的好事儿,就是你能在博物馆商店买东西。
(博物馆学家老爹:感谢我家闺女富有挑战和启发性的言论,并感谢她有意愿改变上述看法)”我的意见是,人家小妹子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好多的呢?不管你喜不喜欢博物馆,博物馆商店总归是可以去看看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