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的确是发了一句牢骚,在国内转基因技术的推广上,我觉得是Delay。10月17日,在谈到目前国内转基因技术的推广现状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显得很无奈。当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画面正中是一个转基因的作物,左边是一个漂亮的少女,右边是个容颜已逝的老太婆。少女在等待转基因批准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老太婆。
张启发院士如此解释这幅画。2001年转基因技术成熟,获批安全证书时已是2009年。然而,直到今年安全证书过期,转基因的发展并未出现转机,反而陷入更大的争议之中。别让我们在误解和等待中老去。与会专家坦露心声。
科学家的无奈,缘于国内公众对转基因的莫名恐惧和担忧;而恐惧和担忧的背后,离不开反转人士不断散布的谣言和制造的假象。
转基因影响生育能力转基因致老鼠死亡转基因破坏生态……虽然谣言出现后,都有官方或科学界出面辟谣,但公众总是事与愿违地站在反转派的阵营,向政府和科学界宣战。辱骂、诋毁、污蔑……尽管手段并不高级,却足以让一些本应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的主流科学家畏惧。有一些科学家害怕人家骂,甚至有很多科学家的脑袋被做成了汉奸的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目前所有的争议都不是基于科学评价和理性的。许智宏表示,无谓的争论已经阻碍了如黄金大米、Bt抗虫水稻、Bt茄子等一些已成熟的转基因产品产业化。
来自全球生物技术领域最权威的科学家们集中起来向公众传递正确的转基因的信息,被视为向反转派宣告了主流科学声音的回归。
转基因技术发明人之一、2013年世界粮食奖得主马克·冯·蒙塔谷认为,此次大家聚集一堂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沟通,把正确的信息传达给社会,真正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科学界的贡献。无论人们对转基因持接受还是反对的态度,这一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医药方面,现在的胰岛素、干扰素、疫苗,大部分都是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在微生物食品工业方面,人们喝的啤酒酵母,还有一些美容的酶也是。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寇建平处长举例说。不仅如此,转基因技术在帮助中国棉花战胜棉铃虫威胁的战役中立下了卓越功勋。迄今为止,棉花依然是唯一获准在我国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关键看如何使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说,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生产和应用大国,在美国的超市中超过70%的产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玛蒂娜·纽厄尔-麦格洛夫林也表示,美国90%的加工产品,以及大豆、甘蔗、玉米等都是转基因的,目前美国有一万亿的食用人次,另外十亿家畜会使用转基因作物,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对于转基因的安全性,科学共同体是有共识的,不存在争议。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对于转基因问题,不应该听隔行科学家的观点,而应该听主流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意见。
同时我们也鼓励,应该倡导更多的科学家与公众沟通。许智宏强调说,科学家要以公众懂得的语言,要以通俗的语言而不是科学名词,去跟公众沟通。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面临着继续申请安全证书的问题,因为如果还想它(转基因)是活的,就必须申请。张启发表示。张启发希望能继续获批。
不过,他也清楚,即便重新拿到证书,还是会面临过去五年遇到的同样难题,既不能产业化,也没有品种,没有公司能够生产,更不能去销售,就好比一张白纸,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张启发说。在会上,专家达成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八点共识,表达对转基因作物发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