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4日,此次埃博拉爆发感染病例到达9216例,造成至少4555人死亡。随着医疗工作者和公共卫生官员应对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工作的开展,很多针对病毒治疗和防止其蔓延而采取的安全和治疗程序正在被重新审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的原则之一就对那些可能已暴露于病毒环境中的人进行21天的隔离检疫。
但是,德雷克赛尔工程学院的教授查尔斯·哈斯(Charles Haas)博士的一项新的研究认为,21天检疫期可能不足以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该研究最近在《公共科学图书馆·趋势》(PLOS Currents)上发表。研究称,疫情的爆发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对该病毒模糊的认知,例如在非洲大陆上1976年(扎伊尔)和2000年(乌干达)的疫情,以及本次爆发的前九个月。
在这两种情况下,据世界卫生组织收集的数据报告,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在2-21天,这意味着如果密切接触病毒者在21天后未表现出症状,他们很可能未被感染,也不会传染病毒。这可能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21天作为检疫期的原因,但是没有迹象显示疾控中心制定该政策时考虑了其它方面的因素。
“对潜在的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个体进行检疫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时,21天一直被认为是适当的检疫期,但似乎没有人对检疫期的时间长度的制定原因进行过系统的讨论。”德雷克赛尔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领导哈斯说。哈斯称,当制定该标准时,对风险因素、成本和收益应该有长远的考虑。用这种性质的任何科学数据,结果都存在标准差——百分比会存在差异。从扎伊尔和乌干达疫情得到的埃博拉病毒潜伏期范围变化不大。
这可能使卫生组织更加确信,21天检疫期在防疫过程中是安全的。但是从其它埃博拉爆发的更广泛的数据来看,如1995年发生在刚果的疫情和最近西非爆发的疫情报告,据哈斯的研究,其偏差在0.1-12%。这意味着,即使有人在21天检疫期无恙,也有12%的机会被感染。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21天检疫期限值可能出自于较早爆发的数据的合理解释,这项工作提示我们重新考虑检疫期限,因为21天检疫值可能不足以充分保护公共健康。”哈斯说。在分析生物病原体的传播风险方面,哈斯有着广博的背景,他解释说,检疫期必须由执行检疫与释放暴露个人的成本费用来共同确定。纵观延长检疫时间导致的成本和收益的变化引导着公共卫生官员确定适当的检疫期。
很显然,传染性强和潜在死亡风险高的疾病如果错误的确定了过短的检疫期,犯错误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显然,对于传染性强和/或导致病情较严重的病原体的检疫期应长于传染性较弱和/或导致病情较轻的病原体。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平衡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