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张发明

作者: 张晶晶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4-10-12

张发明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主任,致力于肠道菌群研究和粪菌移植技术的创新。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学习期间,首次接触粪菌移植,并决定将其作为研究方向。张发明的团队在全球粪菌移植研究中走在前列,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成果。他强调标准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并积极推动粪菌移植的普及与应用。

张发明现在是个小人物。这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时任中国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整合肠微生态学治疗基础》序言中给爱徒的评语。后半句是这样写的:但大人物全都是靠干成功,靠写出来的。希望张发明一边这样干下去,一边这样写下去。

提起恩师的欲扬先抑,坐在记者面前的张发明不禁一笑。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的他,回忆起在第四军医大学的生活,仍然历历在目。

导师樊代明院士要求很严,跟我说‘做我的学生就是立志于当医学科学家’。一次在作研究报告结束之后,导师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有时候会想比会做更重要。正是这句话彻头彻尾地改变了张发明之后的思维模式。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医生,去创新性地发现新现象,创造新的技术、药品、器械,是他下定决心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而他也确实如导师所言,在脚踏实地的努力当中,遇到了自己为之兴奋的研究领域——肠道菌群研究。

35岁找到奋不顾身要做的事情时,张发明形容那种感觉是犹如在茫茫冰雪中发现梅花。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他所带领的团队已经在全球粪菌移植研究中走在前列。就在近日,国际知名期刊《胃肠与肝病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一项研究结果,预计将对本领域产生不小的影响。张发明提出“粪菌移植作为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挽救治疗”概念,该研究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和临床发现。

《整合肠微生态学治疗基础》是一本肠病与肠道菌群的科普书,出版一年以来,张发明已经向那些有经济困难的患者免费赠送了3000多本。接诊来自西部偏远地区的患者,他更是会备感亲切。1977年,张发明出生于湖北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最偏远的农村,也因此,“特别能够理解山区的农民看病,劳碌奔波,非常不易”。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张发明,“吃苦”对于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而对社会最底层百姓疾苦的深刻认知,赋予了他更加强烈的职业使命感。从医之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工作,对于张发明来说都是常态。

去世界顶尖的医院学习临床诊疗技术一直是张发明的梦想之一。天道酬勤,他先后两次受学校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曾经21次蝉联全美国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学习消化内科和内镜技术。

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张发明最大的感悟与导师樊代明的教导如出一辙——“世界一流的医生是为同行缔造概念、方法、器械和药品”。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收治了来自美国乃至世界各地转诊的疑难病,医生们竭尽全力为这些病患创造新型诊疗技术和系统。

已有11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且多数已经实现技术转化的张发明谈到这里,内心感受格外深切。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医学家的使命感让张发明深受启发,而也就是在此时,他第一次听说了粪菌移植这件事情。当时大家正围在一起吃披萨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聊起这个在中国人眼里不太雅观的话题。与许多第一次听说粪菌移植的人不一样,张发明的第一反应是,难道不可以将这么“难办”的技术标准化和智能化吗?多方查阅文献之后,他发现世界顶级医院已经开始从事粪菌移植方面的研究,却没有来自中国的报道。

这样的机会让他欣喜若狂,但同时也充满挣扎:用粪便治病的操作过程很考验人;这种治病的概念,看上去并不那么高大上,很容易成为被公众娱乐的对象;如果治不好,还可能招来医患纠纷。他说:“当纯粹的处方医生和开刀医生显然高雅得多。”但成为一名研究型医生的梦想又时时在内心召唤着他:如果能结合过去所掌握的实验技术,建立一套全新的粪菌移植方案和体系,将粪菌移植标准化,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创新。

尽管在美期间的导师、国际知名消化专家Khashab和Kalloo教授挽留张发明在美工作,他还是决定尽快回国,希望早日在粪菌移植领域有所发现和作为。所谓粪菌移植,指的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史上关于粪菌移植的最早英文记录是1958年,美国外科医生Ben Eiseman对4名患有严重伪膜性肠炎的患者实施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领域的先驱之一、澳大利亚医生Borody一直以来都在寻找此种治疗方法的最早起源。

张发明马上想到了传统中医用人粪治病的记载,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以及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古书中都有关类似的记录。2012年,他充分考证之后,以医学史的角度,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发文,将粪菌移植的发展史回溯到1700多年以前的中国,新的世界粪菌移植医学史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的深思。

2012年10月,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归来后,张发明自己“另立门户”,白手起家,组建了自己的“复杂肠病团队”,成立了专门实验室,第一个目标就是实现粪菌移植的标准化,建立中国的粪菌库。时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的鲁翔问他:“作为年轻的医生,去诊疗消化领域最为疑难的肠病,你依靠什么去决策?”张发明回答说:“PubMe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医学文献数据库)是伟大的老师。”

办公室改成实验室、帮助大家认知奥妙无穷的肠道微生态,张发明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但却有着一种充实的愉快。他实施粪菌移植的第一个对象是自己的老病人闵先生,长期被克罗恩病所折磨,尽管采用了国际上公认的多种方案,疗效并不理想,腹痛反复发生。回国前张发明就征询了闵先生的意见,痛苦不堪的病人马上答应。菌群提供者是闵先生的儿子。取得菌液移植之后,病人3小时后腹痛明显减轻,12小时后症状几乎全部消失。

这让张发明和同事们倍感欣喜,但当时并没有公布这一成果。粪菌移植技术当时在国内并不为人熟悉,甚至有同行批评他们“胡闹”。良好的治疗结果也被质疑是不是恰好与患者腹痛减轻巧合,或者是心理因素。张发明说:“如此令人惊叹不已的疗效,对于难治性克罗恩病,未曾有过报道,我在国外的临床上也没见过,虽然我们面临很多困难和误解,但是我很幸运,有强大的理由让我在这个新领域里选择坚持。”

直到后来,粪菌移植良好的止痛效果在大量临床样本中得到证实后,张发明才开始公布这些有力的研究证据。他说自己不愿意声张的原因是:“我需要等候用临床疗效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而让他不再活在自己个人世界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团队中的一位主治医生在两个月后,坦诚地告诉他:“我花了两个月的临床历练才真正相信粪菌移植。”粪菌移植的研究,张发明得到了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

同时,他发起的社会公益捐赠的“肠病研究基金”,第1年就获得了超过15万元的捐赠。其中个人单笔最大捐款来自一位上海的中学生,他一次性将一万元压岁钱全部捐出。这位学生只是因为看到了相关的报道,希望张发明能够帮助更多的病人。

2013年2月,粪菌移植被写入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美国FDA将其提升到了全新的重视程度。加拿大科学家将粪菌装在胶囊里,美国则有人建立粪菌库按份向医院出售冻存的菌液。这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3年十大医学突破”之一的新技术,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提到未来的发展,张发明说自己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放医生:“实验中的若干现实问题,倒逼我们要去寻找新的‘机器’方法来解放自己。

”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学院教授赵友全和王慧泉博士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套智能粪菌处理系统,于2014年5月在“南京肠病与粪菌移植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2014年7月,张发明团队的成果登上了世界胃肠病组织(WGO)的官方期刊(WGN)封面。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这是张发明总结的粪菌移植前进的方向。如何做好大众普及和探索粪菌移植治疗多种疾病的机理,是他和同事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季国忠给这个肠微生态研究团队配备了更强的人力和实验室条件支持,团队的平均年龄仅为33岁。

“人类90%以上的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只要不是在缺医少药的地方,这些疾病都不缺医生治疗。”坦言不喜欢看常见病的张发明,更加享受从疑难病诊疗中找到价值感,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并且面临很大医疗风险。虽然张发明一直跟记者强调说,自己现在远远谈不上成功,正如老师所言,“现在还是一个小人物”。但与大部分终生没有找到“真爱”的医生相比,他似乎真正享受到了自己认可的幸福。

UUID: f9a62a15-ba0e-4a56-a049-cedeb557e9d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3-2014/中国科学报_2014-10-12_【人物】“小人物”张发明.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7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