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这种两两结合的形式,或许是我们祖先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
在上述特征出现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古人类都跟黑猩猩一样,伴侣间是混杂交配的。然后,这种交配方式过渡到大猩猩那样的一夫多妻制。但是,维持多个配偶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消耗很多精力与其他男性打斗、保护女性。作为减少精力消耗的最佳途径,一夫一妻制便出现了。
沙佩并没有推测这种转变发生的时间和涉及的物种。不过,其他研究者将这一时间范围缩小到距今200万~150万年之间,这一时间段是在人属起源之后,与直立人身体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个时期一致,它们极有可能是最先成功走出非洲的古人类物种。
直立人的体型比其祖先要大得多,身材比例更接近现代人。他们的体型大约是“露西”那一物种的两倍,与南方古猿和早期的人属成员相比,直立人表现出的两性异形水平似乎也更低。有限的化石证据显示,在体格上,女性直立人开始接近男性,两性异形水平与现代人相当。这些都表明,直立人的生活不再像其祖先那般竞争激烈。由于两性体型相近的灵长类往往都是一夫一妻制,这些变化或许预示着,交配行为发生了转变,变得更具排他性。
如果在一夫一妻制起始时间这一问题上,科学家都无法意见一致,那对于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原因,我们就更不能指望他们能达成共识了。2013年,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分别发表了对现有文献的统计研究,以确定哪些行为可能导致了一夫一妻制的出现。两项研究的目的,都是从3个存在已久的假说中来确定,哪个假说是对一夫一妻制的最好解释——这3个假说通常被称为雌性间距、杀婴规避和父系关怀。
雌性间距假说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雌性为了获得更多食物而建立更大的领地,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彼此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一夫一妻制便由此出现了。当雌性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雄性找到多个配偶并维持多配偶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困难。找到一个伴侣然后安顿下来,生活则轻松得多。雄性在领地巡逻时,受伤的风险降低了,而且它还能确定,配偶产下的一定是自己的后代。
剑桥大学的两位动物学家迪特尔·卢卡斯和蒂姆·克拉顿-布罗克,对2545种哺乳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到了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他们将这一发现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数据显示,哺乳动物起初是独居的,后来其中一些物种开始逐渐转变成一夫一妻制,这样的转变在进化史的不同时期共发生过61次。
一夫一妻制最常出现在食肉类和灵长类动物中。这表明,当某个物种的雌性,对那些罕见食物(例如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尸体或熟透的果实)有大量需求,而它们只能通过搜索大片区域才能获得时,该物种就会趋向于两两结合。单身雌性越来越分散,迫使雄性去寻找单一伴侣,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最有力的统计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