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一家荷兰公司推出了2023年让志愿者登陆火星的“单程之旅”:他们将通过电视真人秀的方式在全球招募首批4名志愿者,这批志愿者将留在火星成为第一批建设者。在目前收到的37000多个报名意向中,中国人达到了450多名。这则新闻再次让世人的目光聚焦在火星上。
2023年,完全可以用“指日可待”来形容(如果人类登陆火星这件事靠谱的话)。登陆火星之后要干些什么呢?装点儿火星灰带回地球?插一面小旗宣示主权?照几张相留作向孙子炫耀的资本?显然,科学家和普通人都无法容忍如此简单粗暴的火星之旅。登陆火星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小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建设火星,是如何把火星建设成为第二个地球,这样,就算我们这一代不行,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就有可能成为旅居火星的一员。
那么,不管用什么办法,假设我们已经登陆火星,我们该怎样开始建设火星呢?科幻一向被认为是对“现实和未来的双重入侵(吴岩)”,且让我们先到科幻里回顾建设火星的历史,触摸建设火星的现实,并展望建设火星的未来。
科幻先迈出第一步——建立滩头堡?杰克•威廉森在《滩头堡》中,详尽细致地讲述了阿瑞斯号飞船在太阳系中最大的峡谷——火星水手谷降落并建立第一个火星基地的经过。
在小说里,千挑万选的航天员们既要战胜自身的缺点,也要与公司高层斗法,还要同火星上无情的风沙鏖战。杰克•威廉森是“地球化”(terraforming)一词的创造者,《滩头堡》里的火星建设却极为传统,里面有你能想象到的登陆火星所必须的一切,简直就像是探索频道的纪录片。
建立火星基地滩头堡。——先对人类自身进行改造?人类其实是地球环境,甚至只是地球表面陆地环境的产物,并不能适应外星或者深海的环境。
弗雷德里克•波尔1976年所写的《人变火星人》里,宇航局将宇航员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以使其成为适应火星的人。他的双眼换成了摄像器,皮肤换成塑料,鼻子里布置了浓密的毛发,一些内脏也被更换,甚至拥有太阳能翅膀。改造的过程极为痛苦,有人死去,但有人终获成功,成了半人半机械的“火星人”。
将开拓者改造为半人半机械的赛博格,以适应火星环境。——从改造火星到改造人类?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包括《红火星》《绿火星》和《蓝火星》三部小说。美国和俄罗斯召集100名各类科学家与工程师于2062年踏上火星征途。他们在火星轨道上设置超大型的反射镜,把光线折射到火星表面上,溶解冰层;挖掘深入火星地壳的超深天井,释放热能。一场前所未有的火星改造工程以惊人的速度在火星展开。
然而,火星异常艰苦的环境使科学家寿命缩短,严重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基于DNA修复的生命延长术由此诞生。寿命延长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科学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科学研究中去,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技术。
用太空反射镜融化火星上的冰层。现实就要赶往火星与科幻相比,现实要走得慢得多。1989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人类首次登月20周年之际,宣布了一个全新的太空探索计划,核心内容是登陆火星。
一个专家组奉命进行前期规划,他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讨论,最后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叫《载人探索月球与火星90天研究报告》的文件。报告的核心是一艘重达千吨类似于太空堡垒的宇宙飞船。围绕这艘宇宙飞船,需要建设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并研发无数的新技术。报告指出,登陆火星将需要花费30年时间和4500亿美元。
显然,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花费最多的政府计划吓坏了美国国会里的所有人,因此,太空探索计划很快被取消了。
这大概是人类登陆火星计划最接近官方的一次。航天工程师罗伯特•祖布林对这个“阿波罗计划”的放大版嗤之以鼻。1996年,他和资深科普编辑理查德•瓦格纳合写了名为《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的书,详细介绍了他构思的火星登陆方案——“火星直击”。
该计划“舍弃了一切不必要的、昂贵的、耗时的弯路”,借助现有技术,充分利用火星当地资源,只用10年时间和300亿美元,就能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目标。简单的说,就是先发射无人驾驶的载满液态氢的返地飞行器到火星上,用液态氢与火星空气制造火箭推进剂。然后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因为只需要携带前往火星的燃料,使得它远远小于官方计划中的“太空堡垒”。后面的就是降落和考察,时间可以长达一年半。
任务一结束,宇航员就可以乘坐返地飞行器回到地球。
这大概是登陆火星计划中最为朴实的一个。荷兰人会采取哪种方式把志愿者送上火星呢?是“太空堡垒”,还是“火星直击”?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宣传的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火星之旅”,我们可以猜测一二。技术问题和其他繁文缛节先不考虑,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什么样的人会选择单程火星之旅?抵达火星之后,他们又将经历怎样的人生?
一个火星开拓者的日记片段(虚构)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和写作者。有人叫我诗人。对于这个称呼,我总是不置可否。在这个时代,诗人是落伍的象征。我一直在写诗,可从来没有发表过。一位前辈告诉我,写诗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把心中的血迸射出来。他还说,之所以写不出好诗,是因为你还不够孤独。我还不够孤独吗?我脸上点头,心中苦笑。后来,我看到一则新闻,说一家公司将把志愿者送上单程火星之旅。我报了名。
地球上还有哪里能比得上火星的孤独?
我并没有搞懂遴选的规则,但结果是我入选了。一共有4名志愿者。除了我,还有一名基督徒。“我要去火星传播上帝之道”,他在胸前划着十字。一名探险家。“我为什么要去火星?因为它在那里”,他激动地说,“火星会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山川和峡谷”。一名科幻迷。“我已经去过很多次了,在小说和电影里”,他补充说,“人们总是说科幻迷只喜欢胡思乱想,我想让大家知道,科幻迷也能脚踏实地做些事情。”
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我沉默着,什么也没有说。接受训练,然后火箭升天了。150天后,飞船降落在火星的水手谷。据说,这里是太阳系诸行星中最大的峡谷。火星生活开始了。
最初,我们的所有举动都被现场直播到地球上每一个感兴趣的人的面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兴趣渐渐淡了下去。全球化时代,总有新鲜热辣的新闻吸引人们的目光。我们从地球人的视野中消失了。对于这个结果,我很高兴,而探险家很失望。有一天,探险家对我们说:“我要出去走走,一会儿就回来。”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
不久,基督徒发了疯。“我看见火星人啦!可是,地球人不是上帝唯一的宠儿吗?难道上帝之子也曾降生在火星人之中,然后被杀死再复活,从而拯救了火星人的肉体与灵魂?哦,不,这不可能。”他不停地嚎叫着,声嘶力竭,歇斯底里。最后,我和科幻迷不得不将他掐死,以便让基地恢复平静。
科幻迷有时话很多,有时沉默寡言。他说在人群里他总感觉自己像长颈鹿,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却不喜欢说出来。这一点和我有些像。“威尔斯说,选择整个宇宙——或一无所有。”他喃喃自语,“人生就是由无数次选择组成的。我选择了前者。既然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就不后悔。”
科幻迷一直致力于扩展火星基地的规模。后来,他死于一次停电事故。埋葬了科幻迷,我成了火星上唯一的人。我咬断了舌头,品味着鲜血、疼痛和孤独的味道。然后望望星空,满天星星犹如冻结的大雨,地球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光斑。
我拿出珍藏已久的纸和笔,开始写诗。火星上的第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