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金银花论战

作者: 熊姣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4-08-27

南北金银花的论战围绕药效、种植业影响和市场竞争展开,涉及药典变更、药效争议、种植业经济损失等问题。

传统中药材金银花本是夏季养生、清热解毒的良方,近日却引燃一场火热论战。从8月12日湖南省纪委官员陆群举报金银花更名涉及腐败,到8月15日国家药典委发布有关说明,媒体的介入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使事件本身更加扑朔迷离。争论关键在于,南北“金银花”究竟是不是同一物种?山银花与金银花在药效上是否相通?2005版《中国药典》的修改对金银花种植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看似“口水战”的背后,代表着中国传统作物怎样的利益诉求?而到此时为止,争战双方似乎并未达成妥协。

山银花与金银花在药效上是否通用,看似是这种论战胜负的核心。对此,业界观点不一。

早在200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先恩就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山银花不是金银花种植要小心》,他们提出,虽然金银花和山银花都含有绿原酸,但作为药用成分的木犀草苷,金银花含量比较高,山银花含量很少。

无独有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常青和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研究员刘赛等人专门在正品金银花与相近品种的药性分析中提出,灰毡毛忍冬的药性与正品金银花完全相反,是否可以作为金银花的代用品,临床应用时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贻误病情。亦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金银花与山银花命名下的忍冬属5种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之间,只有微小的含量差别,这种差别尚不能进行任何临床判断。

”西南大学中药药理学教授徐晓玉对此表示。在中国中医药协会组织下,2013年7月,集聚了业内顶级专家的“山银花药用问题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中国药典委原秘书长姚达木、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世臣、中国药检院首席科学家林瑞超等11人形成的专家意见书称,山银花与金银花两种药材药理相通、药性相同,可以通用。

而国家药典委员会在2014年8月15日公布的“进一步说明”中却指出:山银花中含有大量皂苷类成分,如用于生产中药注射剂,则可能存在溶血等安全风险。8月21日,李连达在科学网撰文,“双黄连注射液用的是金银花不是山银花,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在所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排在前3位,未能证明金银花更适用于中药注射剂、更安全。”“无论从科学角度或是法律角度,都应肯定山银花及其制剂是合法中药。

”李连达主张,2015年修改药典时应将山银花列入金银花项下,让金银花与山银花通用。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肖培根表示,《药典》的编修是按照专门的评审流程,是集体的意见,不是个人的观点。金银花与山银花药效的区别,在《药典》上都反映出来了。针对二者“药理相通,药性相同,可以通用”的说法,肖培根认为应当“找有关的临床大夫,搞基础研究的不适合发表这方面的意见”。

尽管各地种植的金银花药源作物种类不一,有关单位测定的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直至2005年《药典》将南方金银花归为山银花之前,都没有作明确的区分。种植却以不可阻挡之势发展起来,形成引人注目的一大产业。

笔者查阅,自封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的就有好几处:湖南省政府官方网站上显示,湖南隆回县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有报道称,2013年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贵州绥阳县“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此外,打造“中国金银花生产第一县”目前也是河南封丘的口号。北方忍冬属金银花种植规模的呼声与南方不相上下。

山东平邑的官方网站称,平邑金银花1995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中草药金银花优质产品”,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银花之乡”。平邑县政府称,平邑是“正品金银花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呼吁“正本清源,推动金银花产业乃至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正品金银花”之说和网络上的一些恶意炒作,成为南方地区金银花市场行情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湖南隆回县特色产业开发办书记王志勇介绍,严重的时候,“山银花”从原来12元/千克暴跌到1.4元/千克依旧无人问津。仅以隆回县为例,年产值12亿元的南方金银花产值,贬值10亿元,直接经济损失80%以上。身为2005年和2010年版药典委员会成员,在2013年7月的论证会上,姚达木表示:“没想到这个山银花分出来以后,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和损失,给农民收入造成很大影响。

”“金银花总的供应量里面,有50%~60%是山银花。”李连达认为,“山银花药价暴跌的真正原因是不正当商业竞争,是全面否定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药用价值。”

相比植物学界称谓的“忍冬”,金银花这一广受民间医药界认可的名称,表现出更强大的市场抢占力。实际上,金银花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保健食品、饮料等领域,我国人工栽培金银花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这个中药材名称积淀着中华医学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市场经济里,更是蕴含无限商机和无形资产。它应该是忍冬科忍冬属各植物种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财富。”重庆秀山县中药材办主任刘朝敏表示。金银花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源于传统中医药学对金银花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因为随着食物结构的改变和保健意识的提高,金银花用途日益广泛,由药用进军到食品、饮料和日用化工领域,国际、国内需求量增大。

这一过程中,金银花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凸现出来,药材质量监督问题引起关注。“南北金银花之战”,与其说揭露了贪腐现象,毋宁说暴露出传统药材作物在市场转型时期面临更严格的科学标准必将出现的问题。传统作物的产业化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正名恐怕是第一步要做的,金银花一案也将并非孤例。

UUID: 11fdf1ab-f212-4e59-ad15-442a0c08028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3-2014/中国科学报_2014-08-27_南北金银花论战: 传统作物“名利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