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皮肤科医生@昡鐡重劍用一个临床上的真实案例,劝诫大家不要往伤口上撒云南白药等粉剂。结果上周他被云南白药集团“跨省”了。为何粉剂不能用于伤口?皮肤受伤怎样才不会留下疤痕?下面是这位医生的建议: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面积可达1.2-2平方米,平铺相当于一张单人床那么大。厚度通常为0.5-4.0毫米,不包括皮下脂肪层的皮肤,脂肪层的厚度则要看人的胖瘦程度。这些皮肤总重量加起来约占人体重的16%。位于表面的是表皮,之下则是真皮,表皮和真皮构成了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在最外层,我们的皮肤大概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了,而一旦皮肤受损,主要会出现感染、出血、疼痛、疤痕四个问题。正确处理这四个问题,是皮肤受伤之后,尽快恢复,少留疤痕的最佳方法。
及早清创,避免感染。现在我们当然已经知道,感染是由细菌等微生物造成的,然而在1590年世界第一台显微镜出现之前,还没有人见识到这个微观世界的存在,无法发现更别谈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因此感染一直是古代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表皮抵御能力很强,完整的表皮能将大批细菌挡在体外,偶有漏网之鱼,血管中负责巡逻的免疫细胞也能发现并剿灭它;但要是当表皮破损或免疫功能下降时,这些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实验结果证实,要让正常的皮肤化脓,至少需要往皮下注射100万个葡萄球菌;但对于破损的表皮,只要100个就够了。在抗生素发现之前,火烧和油灼是人们可以最常用于预防感染的方法,受伤的皮肤通常用火燎烤,甚至用烧开的油浇在伤口。
这些恐怖的疗法被用于治疗严重的皮肤外伤并沿袭了2000年,直到16世纪时法国军医安布列斯.帕雷意外的终止了这种治疗方法。1536年,这位年轻的军医由于不忍看士兵们受苦,将鸡蛋蛋黄、玫瑰花油和松节油混合之后来给一些受伤的士兵涂抹伤口,出乎意料的是,那些使用了这种混合物的伤员只是略感疼痛,伤口也没有发炎;相反,那些用了热油浇灼过伤口的伤员不但剧痛难忍,且伤口红肿。
就这样,一个毛头小伙意外的结束了这种令人痛苦且没有疗效的治疗方法。现在外科医生避免皮肤感染的方法之一,就是尽早清理创伤。皮肤创口可以用粉剂治疗吗?粉剂用于皮肤伤口的方法已无法考究起源。有记录的是远在我国春秋时代,当时阉割术已经十分常见,人们用明矾粉末和树脂混合涂敷伤口,用于对阉割术的创面止血,这种方法一直流传至清代。
使用粉末一类的东西涂抹或者填充伤口,大致都是这种所谓的“传统疗法”或者“民间智慧”的体现。作为临床医生,我见过五花八门的伤口填充物:白药粉、爽身粉、先锋霉素胶囊里的药粉、阿莫西林片碾碎的药粉、磺胺结晶粉、树皮、锅巴、烟丝、烟灰、冷饭、草屑、木屑……大扺上身边能塞住伤口的东西大致都派上用场了。而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的感染、溃疡、脓肿、皮炎的患者更是不在少数。
外用粉剂对于皮肤创口来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对于人体来说,散剂、粉剂等固体颗粒物是无法吸收的异物,会加剧炎性反应,诱发肉芽肿样病变(一种由异物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及肉芽肿样病变)。粉剂外用于伤口,会给伤口带来难以预知的污染,以及给医生带来增加清创难度;对于异物反应和异物肉芽肿来说,还会使得伤口会发展成不规则、质硬的结节或斑块,也可能导致溃烂创面或形成脓肿,使得病程加长。
有些人觉得伤口撤上粉剂后流出的血慢慢就止住了,粉剂至少会有止血的作用。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粉剂优于简单的压迫止血,撒上粉剂慢慢止血其实是因为人体自身的凝血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了。换句话说,不用粉剂,照样止血。皮肤受伤怎么才不会留下疤痕呢?疤痕是否出现,先得看创面深度。创面深度至少要达到表皮下的真皮层才会造成疤痕。
我们的表皮很薄,成人的平均厚度仅约0.1毫米,面颊部的表皮厚度平均更是只有0.05-0.08毫米,幼童的通常比成人更薄。而后脑勺、手掌脚掌这些地方的表皮厚度几乎是面颊的一倍以上。所以,面部的很浅的创面都可以导致留疤,而手脚那些皮肤较厚的区域则相对不容易留疤。当然,疤痕的大小还要看个人体质、创面形态、创面处理方法、年龄、局部毛细血管丰富程度这些因素。
一般而言: 年龄越小、局部毛细血管越丰富的地方越容易留疤,和覆盖的伤口比,暴露的伤口也更容易留疤。疤痕体质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可能在伤口愈合后,表面的瘢痕都会持续性增大。处于那些非关节部位或皮肤较松驰的部位的伤口,不容易留疤,比如我们的肚皮。
不当的创面处理,如使用碘酊、红药水、紫药水、粉剂(异物)直接涂敷在创面上,是常见的人为因素导致各种损伤后并发症的原因。红药水、紫药水现在已少见药店出售,碘酊也被碘伏逐步取代,但使用粉剂敷伤口的还是不少见。
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当的伤口处理更可导致局部组织广泛坏死,可能需要截肢才能保命;侥幸不用截肢的,长达数月经年的清创换药也足以令患者痛苦不堪。
总结起来就是:幼童、面颊部、经过红药水/紫药水/碘酒等刺激性消毒液+粉剂涂敷、宽大而深度超过0.1毫米的伤口,其疤痕增生的明显程度要远超过一个成年人。而狭窄而深达真皮层的刀割伤,经过正确清创术处理的手掌及脚掌,则不大容易留下疤痕。非医护人员该怎样应对皮肤创伤?
参考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及美国最大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站WebMD的建议,家庭可以处理的一般性的刮擦伤、切割伤的方法如下:止血。用干净的布或绷带按压伤口20-30分钟至停止出血;如果仍然无法止血,可延长按压时间并把伤处抬高。在止血的过程中不要打开看,这样反而会使凝血更慢;清洗。表浅伤口首选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没有必要使用双氧水、碘伏、酒精清洁伤口,效果未必更优,还可能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实在不方便找到清水用0.5-1%的碘伏;应用抗菌药膏。清洁伤口后,涂抹抗菌药膏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用胶布或绷带等辅助固定,我们这里说的抗菌药膏是一类含有抗生素成分的外用药膏;更换敷料。至少每天一次更换敷料,敷料打湿或污染时也要更换。若对绷带胶粘剂过敏,应改用弹力(粘性)绷带。
有下列情况请及时就医:1. 出血程喷射状,持续按压止血效果不好;2. 冲洗伤口过程中发现有异物残留难以去除;3. 需要缝合的伤口:超过6毫米深的伤口、敞开的伤口、锯齿状伤口、有脂肪或肌肉露出的伤口;4. 伤口不愈合或观察到任何红肿热痛或渗出现象;5. 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情况。而对于对那些深而开口小的钉刺伤、严重污染/感染、动物咬伤、化学性烧伤,都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
有人可能听过这样的土方子:烫伤后用面粉敷可以避免红肿或水泡。但实际上面粉对于烫伤的缓解、伤口的愈合没有任何帮助,也不干净,敷用在烫伤处还可能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