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接近变形金刚的存在。为了让科幻尽快照进现实,也为了让机器人具有更多实用的功能,我们已经开始探索“柔性机器人”的奥秘——没错,就从章鱼开始!章鱼是海洋中最复杂、最奇特,也是最聪明的生物之一。它们可以收缩身体,钻过直径仅为两三厘米的孔洞;腕足可以产生高达数百千克的拉力,皮肤也能瞬间改变颜色和纹理。具有如此多的惊人技能,章鱼迟早会吸引科学家的目光。他们想知道,能制造出像章鱼一样的机器人吗?
“章鱼整合计划” (OCTOPUS Integrating Project)团队,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个由多家机构共同开展的国际性合作项目,正在努力研制一种完全自动的、像真实软体动物那样的机器章鱼。章鱼机器人的本领,将是刚性结构的机器人无法比拟的。
意大利圣安娜高级研究学院(Sant’Anna 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的仿生机器人学家塞西莉亚·拉斯奇(Cecilia Laschi),就一直在协调这项研究。她和同事在2010年,制成了章鱼腕足的原型机械,现在他们在构建机器章鱼的其他身体部分。不过,或许该项目最令人激动的目标是,要证明制造全身柔软的机器人是可能的。模拟章鱼我曾去拉斯奇的实验室访问过拉斯奇和她的同事。
拉斯奇团队的研究人员之一、仿生机器人学博士劳拉·玛格丽(Laura Margheri)带我走进了这个位于海边的小型研究所。一排排工作台上,几位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员或坐在计算机前,或围着原型机械专心工作。在实验室前部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装备齐全的海水水箱。里面安装着岩石、海星,还有一只虽上了年纪却仍然生龙活虎的章鱼。
这只“吉祥物”的名字叫安德烈诺(Andreino),以对当时抓到它的一位前任组员表示敬意。玛格丽一直在测试章鱼的天然能力,以期在机器人上模拟它们的行为。她设计了一些巧妙的实验,来测试章鱼能将它们的腕足伸到多长。结果显示,它们大概能伸到最初长度的两倍——这无疑是工程学上的一个挑战。作为该项目的领军人,拉斯奇自己的研究背景是偏向传统概念的机器人。“我习惯于研究具有刚性连结结构的机器人,”她解释道。
与神经科学家合作之后,拉斯奇对人类大脑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开始知道,我们是如何协调自己的身体的。于是,她开始对传统机器人的刚性结构,以及类肌肉结构的缺乏感到厌倦。所以,拉斯奇和一些更偏生物领域的合作者一起,开始策划一项大胆的软体机器人项目。对这来说,还有比章鱼更好的模仿对象吗?“所有生物系统都具有一些软性材料,”她介绍说,“但章鱼十分特别,因为它只有软性材料”(当然,除了它们的角质腭外)。
为了从内而外完全彻底地模拟章鱼,拉斯奇的研究组利用超声波技术,非常罕见地获得了章鱼的腕足和所有肌肉工作时的内部图像。在这些图像的帮助下,拉斯奇终于弄清楚了“章鱼腕足运动的秘密,”拉斯奇实验室的另一位仿生机器人学家马泰奥·钱凯蒂(Matteo Cianchetti)说道。在没有骨骼的情况下,三组肌肉赋予了章鱼腕足的柔性,让它能改变方向、长度甚至硬度。
为了“复制”这些肌肉,研究人员使用了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线缆和弹簧。通电加热时,这种合金会弯曲,冷却后,又能回到最初形态。虽然肌肉本身能够伸展到远超常态的长度,但腕足里的中枢神经索却不能。不过,每一束神经纤维都以锯齿状折叠,就像手风琴一样,能够在腕足伸长时展开。根据从真实章鱼那里获得的这条线索,玛格丽和同事将数据线缆以波浪状安装进机器章鱼的“腕足”里。
钱凯蒂向我展示了其中一部具有硅胶皮肤的原型机械,它呈现出鬼魅般的灰色色彩。拉动几根线,钱凯蒂就能让这部原型机械蜷缩成螺旋状。我伸出一根手指,这条独立的腕足随即将硅胶皮肤紧紧缠绕在我的手指上,动作轻巧得让人害怕。凭借着它的形状、大小及其中的“肌肉组织”,这条腕足能很自然地盘绕在任何它抓住的东西上。“它能自动调整形状,去适应某个物体,”钱凯蒂介绍说。这真的很棒,却让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原型章鱼机器人具有一系列不同的腕足。研究人员在机器章鱼的腕足里布满了传感器,用以收集、整合触觉信号,而且他们还想添加类似吸盘的附属设备。不过,人工吸盘可能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章鱼吸盘,后者不仅强健有力,而且具有多种功能——可旋转、折叠,甚至感知周围的环境。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的弗兰克·格拉索(Frank Grasso)等科学家,正在研制更加先进的机器章鱼吸盘。
此外,同其他一些科学家合作,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已经在用3D打印制造可单独工作的超强吸盘。研究机器章鱼的科学家对材料的选择很谨慎,因为它们需要能在水下长时间正常工作而不会锈蚀的材料。“章鱼整合计划”研究组使用的硅胶,几乎与水的密度相同,因此可以在水中漂浮——正如真实的章鱼一样。让章鱼机器人动起来作为水下机器人,无论看起来有多酷,只有动起来,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正因如此,拉斯奇实验室的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另一位仿生机器人学家马塞洛·卡利斯蒂(Marcello Calisti)正在着手解决行走问题。大多数真实章鱼会更多的使用后面的腕足行走,而用前面的腕足感觉周围情况。但是,对人工制造的机器章鱼来说,机器人学家或许会让它把前面的腕足伸出,用几个吸盘吸住物体表面,再拉动身体前进。同时,这种策略还能有助于探索环境,以及判断运动方向。
卡利斯蒂的工作站旁,有一个半满的充气儿童泳池,那是用来测试水下爬行和其他一些任务的。他向我展示了他的原型机械——由硬质马达和固定线缆制成,只有6条腕足,看起来相当原始。不过,当卡利斯蒂为我播放一段视频,看到这个原型机械像蜘蛛一样爬行时,我却感到有一点怪异和可怕。卡利斯蒂自己也承认,“这的确有一点令人毛骨悚然”。
到目前为止,他们还要先对原型机械进行编程,再把它放到水池里,让它自由行动,观察它如何找到和抓取目标物体。但最终的目标是,指令中心也会内置在机械中(并且,会让它拥有8条腕足和一个柔软的身体)。 当然,爬行并不是章鱼唯一的行动方式。在真实世界里,章鱼在需要迅速逃跑时,会选择喷射推进的游动方式。
在实验室的另一端,弗朗西斯科·乔治·塞尔基(Francesco Giorgio Serchi)试图用硅胶材料重建章鱼的推进系统。章鱼喷射水流时,会产生一种旋涡,或称“涡环”,从而推动自己前进。真实的章鱼会使用头部肌肉,通过漏斗状的体管吸入和喷出水流,来产生这种推力。乌贼,以及其他几种水下动物也会利用涡环推进。而涡环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科学家直到不久前才刚刚弄清。
塞尔基指出,他们的目标是模仿这种生物物理技能,希望有朝一日能用于小型潜艇或自动交通工具的驱动上。正如他所言,把这种水下运动方式移植到其他设备上,将是一大进步。现有技术条件下,水下的大多数“推进方式都是连续性的,”塞尔基说。螺旋桨,甚至包括喷射船在内,产生的都是持续运动。相反,根据章鱼设计的推进方式,“将是首例非连续射流的实际应用。
”而且,塞尔基说,他做这项研究并不只是觉得新奇,“这很有意思,因为这种推进方式尤为高效。”制造出涡环,将让水下交通工具的加速更快。不过,总不能拿着一个大针筒,将水打进去再挤出来吧。章鱼的系统比这要更微妙、更精细一些。“当然,最大的难关就是,重现驱动系统的功能——就像章鱼一样,仅是头部收缩一点点,就能显著改变内部容积,实现运动,”塞尔基说,“这是一个难题。”然而,章鱼轻易就能做到这点。
所以,塞尔基决定,不去费力设计这一完美结构,而是干脆把真实章鱼的头部作为模具,制造出模型。塞尔基让我看了这个纤毫毕现的模型,其中甚至连器官所在的空腔都保留了下来,目前他已经将电子元件安放其中了。塞尔基承认,“这只是一个近似的模型”。但是,模型运行的结果,有助于生物学家了解,这些头足类动物是如何游动的。 机器人学家的下一步计划,是让他们的杰作更灵活、更智能。
除了工程学上的挑战,拉斯奇和“章鱼整合计划”的其他研究人员还面临一个生物学难题:“章鱼的大脑这么小,它是如何控制身体,灵活游动,并处理如此多的感知数据?”虽然科学家还不清楚章鱼是如何做到这点的,但这不会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所以,拉斯奇的办法只有五个字:“嵌入式智能”,意思是,身体的每一部分——无论是章鱼的还是机器人的——都能自我控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
在将章鱼的神奇能力转移到机器人身上的奋斗中,科学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几年里,无论他们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能会对章鱼——海洋中最灵巧的生物有更多了解,还有助于机器人克服刚性结构的限制,实现更聪明、更灵活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