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1911年的索尔维会议适逢20世纪初物理学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当时世界顶级的学术会议,在物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细心的人只要留意早期索尔维会议合影中爱因斯坦或者居里夫人的身边,就会发现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朗之万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对物理学的伟大贡献和反抗纳粹统治的事迹自不必说,单论他与居里夫人的情感纠葛,就曾经轰动整个法国社会。
1927年的索尔维会议照片,坐在爱因斯坦右侧的就是本文男主人公郎之万教授。1872年1月23日,朗之万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从小就聪慧过人,曾先后就读于巴黎市立物理和化学高等学校以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进修一年,1889年回国,后来进入巴黎大学继续深造,师从比自己大13岁的皮埃尔·居里。
1902年,朗之万在居里的指导下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两年后成为法兰西学院的物理学教授。这期间,居里夫妇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荣获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朗之万与居里一家过从甚密。1906年4月,46岁的皮埃尔不幸丧命于一场马车车祸,抛下了比自己小8岁的妻子玛丽和两个年幼的女儿。
遭受如此沉重打击的居里夫人一度陷入悲痛和抑郁而不能自拔,多亏了朗之万的悉心关怀和帮助才逐渐忘记皮埃尔,并重新振作了生活的信念。朗之万只比师母小5岁,两位大科学家之间的情感互动很快就超越了一般的师生情谊,这或许与朗之万本人不尽人意的婚姻生活以及居里夫人的美貌和魅力不无关系。在玛丽的波兰同胞心目中,她始终“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男性”。
其实玛丽和皮埃尔的爱情就是典型的“师生恋”,难道朗之万和自己的导师一样无法抗拒玛丽的吸引力?也有传言称,朗之万甚至在皮埃尔在世的时候就对师娘很钟情,两个人的关系一度相当暧昧。这段“婚外恋”最终惹恼了朗之万的妻子,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据说敢用啤酒瓶砸老公脑袋的悍妇。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朗之万夫人不惜将丈夫的风流韵事公之于众。
于是,1911年11月4日的《巴黎新闻报》刊发了题为“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的文章,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就在这一年的12月10日,居里夫人在斯德哥尔摩再次领取了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10天之后,朗之万夫妇协议分居,孩子归女方抚养。尽管世俗的规范和舆论的压力最终阻止了朗之万和居里夫人之间的爱情,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居里夫妇的长女伊蕾娜·居里长大以后投身于人工发射性的研究,她所选择的导师竟然就是朗之万。1925年,伊蕾娜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同母亲的助手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堕入爱河。两个人次年结婚,将姓氏改为约里奥-居里,而此举令让·弗雷德里克这位“上门女婿”倍感压力和非议。1934年2月10日,约里奥-居里夫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目为“一种新型放射性元素的人工产生”的论文。
凭借这篇长度不足一页纸的论文,他们夫妻二人荣获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令人欣慰的是故事的大结局。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女儿伊莲娜1927年出生,她日后也成为一位颇有名气的核物理学家,并嫁给了自己的同事米歇尔·朗之万。后者不是别人,就是保罗·朗之万的孙子!至此朗之万与居里家族的情感纠葛,终于以喜剧的方式告一段落。
孙辈的这一美好姻缘,应该足以告慰1934年辞世的居里夫人和1946年辞世的朗之万的在天之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