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恐龙都已经有羽毛了,它们距离飞行,还会远吗?近日,古生物学家们在中国辽宁省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有羽毛恐龙,这种掠食性恐龙具有非常长的尾羽。这种恐龙的发现从一个侧面佐证了部分驰龙类真的具有与鸟类一样的飞行能力,这项研究发表在今天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论文中报道的恐龙叫做杨氏长羽盗龙(Changyuraptor yangi),新属新种,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西碱厂乡的早白垩统阿普第阶义县组地层,形成时间约为1.25亿年前。这种恐龙是蜥臀目驰龙科小盗龙亚科(Microraptorinae)下的一种,与此前发现的小盗龙、纤细盗龙、中国鸟龙、天宇盗龙以及西爪龙关系很近。小盗龙亚科的部分种类前肢长而粗壮,具有飞羽,因此被推测具有滑翔甚至飞行的能力。
在包括驰龙科和伤齿龙科恐龙在内的“近鸟类”里,有一些恐龙的后肢也具有飞羽,它们就像具有两对翅膀一样。而杨氏长羽盗龙是所有具有两对翅膀的近鸟类中体型最大的,体长达到了132厘米。不过长羽盗龙最大的特征还是它极长的尾羽,本文通讯作者,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路易斯·基亚佩博士(Dr. Luis M. Chiappe)表示:“长羽盗龙的尾羽长达30厘米,这在所有目前已知的有羽毛恐龙中是最长的。
”
根据空气动力学分析,这些长长的尾羽让可以让长羽盗龙在飞行的时候得到额外的升力,这些升力甚至可以高达预测体重的20%。尾部较低的长宽比也可以用来产生较低的升阻比,在滑翔时,尾巴可以帮助恐龙快速制动、快速降落,这样的飞行控制技巧对于掠食者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大面积的尾羽还能起到很好的减速、平衡作用,这在安全着陆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长羽盗龙的骨骼分析除了证明化石中的恐龙是完全长成的个体以外,还发现长羽盗龙的骨骼其实是中空的。这种恐龙的骨壁厚度只有大约1毫米,完全没有次生加厚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会导致骨骼相对脆弱,但对于减轻体重还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现代鸟类也有着类似的骨骼结构。
长尾羽、轻体重、便于经常降落,这些特质似乎都暗示着杨氏长羽盗龙这种相对较大的恐龙也具有从地面起飞的能力——假如这个推论属实,就将说明早在鸟类之前,它们的祖先其实就已经至少部分掌握了鸟类引以为傲的飞翔技能。当然,这只是基于化石的推测而已,关于鸟类是不是最早掌握飞行技巧的种群,相信科学界还会继续争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