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加拿大作家麦尔坎·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一万小时”理论,只要投入足够的功夫和时间练习,那就能在几乎任何领域达到精湛水平。许多音乐老师也会这样告诉学生,只要坚持练习,就能精通某种乐器。不过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没有“音乐”基因,再多的练习也是无用功。
来自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米里亚姆·莫兴(Miriam Mosing)博士使用了一个惯用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调查双胞胎。她和同事们调查了出生于1959年至1985年间的1211对同卵双胞胎和1358对异卵双胞胎。前者基因完全相同,而后者基因有一半相同。
研究者们向每个受试者了解了她/他是否能演奏一样乐器或者练习声乐,在回答“是”的人当中,研究者们又让他们估计自己在不同年龄时每周练习的大致时间。从这些数据中,莫兴博士为每个受试者的终生练习时间打分,而那些不演奏乐器或练习声乐的人则得到0分。
接下来,莫兴博士对这些受试者的音乐能力进行了评估,不过使用的不是举行小型音乐会的方式。因为给不同人演奏同一种乐器打分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是要同时比较鼓手、萨克斯管演奏者或歌手。因此,研究者们使用了3个替代测试。第一个测试针对的是受试者对音高的分辨能力。受试者会听到两个音符,有时二者音高相同,有时则不同,受试者需要判断第二个音符的音调比第一个高、低或是一样。下一项测试针对的是受试者对旋律的鉴赏能力。
受试者会听到两小段由4-9个音符组成的旋律,而两段旋律中可能有一个音符的音高不同,受试者需要指出不同之处。最后一项测试针对的是受试者对节奏的敏感度。受试者会听到由5-7个相同音高的音符组成的片段,但节奏有可能不同,受试者需要做出判断。
杰出的音乐家们对音调、旋律和节奏的不同特别敏感。于是,莫兴博士想要知道,如果一个人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练习,他的音乐能力是否也能像音乐家们那样高超。但很遗憾,这不可能。事实上,从莫兴博士的测试结果来看,练习时间与音乐能力似乎并无联系。双胞胎中花时间练习较多的一个并没有比另一个获得更好的音乐能力,有一个很夸张的例子——双胞胎中的一个比另一个多练习了两万多个小时,可二者在音乐测试中的最终得分还是一样。
不过可别误会,练习也并非毫无意义。乐器演奏和声乐都属于身体技能,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高水平。然而,虽然不能利用实验直接衡量,但不难猜测只有那些音乐能力强的人才有希望练就精湛技艺。而莫兴博士的研究结果就说明了音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该研究同时获得了另一个有趣的结论:练习乐器这种行为本身似乎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即使是那对练习时间相差两万小时的同卵双胞胎,他们在对练习态度上的相似程度也比异卵双胞胎要高。对于那些不想练琴的小朋友们来说,这可能是对他们最有利的研究结果了,下次如果老师再问为什么上个星期没有练琴,他们就可以说:“要怪就怪我的基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