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然而此前,北京市社科院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3-2014)》的发布让另外一条“运河”率先“火”了:京津陆海运河。蓝皮书提出北京需要构筑城市新骨架,建议开凿一条全长160公里、宽1公里、30米深,可通行30万吨巨轮的“京津陆海运河”,直通渤海。
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建议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认为,按照这个设想,京津陆海运河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过运河引海水入京,通过海水淡化可以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供水,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二是运河可以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为打造宜居城市创造条件;三是通过运河航运,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事业;四是借此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一经媒体报道,这份天马行空的建议便招致无数争议,多位专家认为这个建议“不靠谱”。尽管施昌奎现身接受媒体采访,试图回应质疑,但对于该方案仍然支持者寡,批评声不断。出现这种局面的背后,恐怕是这条京津陆海运河,根本“凿”不出未来。
引海入京,恐弄巧成拙。按照施昌奎的想法,引海水入京,目的是为解北京之渴。然而这个想法“看上去很美”,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会弄巧成拙。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对开凿“京津陆海运河”表达了质疑:有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京津高差怎么处理?海水倒灌土壤盐化灾难怎么防治?
“开凿运河、引海水进入内陆,这样的生态工程,前提是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如果引海入京,一百多公里长的河道、海水涌入,侵蚀陆地是很严重的生态灾难。我们很多地方围海造田工程,要打造宜居环境都要下很大功夫。”吴必虎说,蓝皮书的建议对此毫无预案,缺乏科学根据。
NGO组织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也有同样的质疑,他认为,北京以及周边地下已经因超采地下水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漏斗,而一旦海水浩浩荡荡地涌入,一路下渗,势必改变京津一带的地下淡水,让其逐渐咸化。
而从地理区位上看,北京作为燕山山麓的一个冲积平原,向天津逐步倾斜的地带有一个近100米的海拔高差。许多人质疑,从技术角度来看,引海水进京,意味着要让水“往高处流”,克服海拔落差的掣肘要消耗不知多少能源。
“海拔高差决定水向东流。要克服高差,如果要靠一级级提水站的话,工程量得多大?”吴必虎反问。
冯永锋也认为,开凿这样的运河工程成本巨大,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同时占去160平方公里土地,对于本来就少地的京津地区来说很不现实。
“京津陆海运河”备受争议,还因海水淡化目前尚不成熟,以至于海水淡化的成本高居不下。原来北京也曾考虑从曹妃甸取水,但后来因成本太高作罢。目前,我国淡化过的海水成本约为5~8元每吨,远远高于4元每吨的北京市居民用水价格。
但在施昌奎看来,海水淡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如果运河开通,海水淡化就会规模化,成本会降低。
“随着地下水变少以及科技的进步,我们人类总会有一天只能去喝海水的。与地下水污染相比,我觉得地质灾害的威胁更大,当然我们通过技术措施能做到不污染最好。”施昌奎回应说。
只不过,海水淡化也并非如理想那般“丰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昌明日前表示,海水淡化也有局限性:第一,淡化设备分布在海边;第二,淡化后缺少矿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第三,成本较高;第四,输水工程量太大,造价太高。所以,海水淡化只能作为非常规水资源使用。
此外,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环保人士还担心,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三面环陆,近乎封闭,大量海水淡化恐怕会影响海水盐度和酸碱度,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程师刘树坤认为,目前阶段要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最现实的还是采取南水北调、雨水收集、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等综合措施。
减少雾霾,杯水车薪。在施昌奎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建议中,其降低PM2.5、减轻大气雾霾污染的功能也被其所期待。他认为,“京津陆海运河”的开通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雾霾天气,但可以通过“微气候”的调适来降低北京部分PM2.5的来源。比如说,通过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城市工业喷涂和扬尘带来的污染,还可以减少北京周边地区扬尘对北京的入侵。
对此,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庚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开凿一条运河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的影响非常有限,因为从空间范围来看,“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雾霾主要是霾不是雾。霾不像雾具有局域性,霾的影响范围很大,属于区域性的污染问题。开凿运河也只能改变局地的环境或者小气候,但对于区域性的雾霾而言,作用不会太大,几乎杯水车薪。”王庚辰说。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认为,目前北京的空气质量相比去年有明显好转,北京从去年至今采取的清洁行动计划等应该发挥了作用,改善环境根本还是要靠治理。
“政府强调区域性的联防联控,几个地区联合起来从排放源头治理雾霾。局部的缓解,不会治本。考虑大范围的工作,会更有利于雾霾的治理。”王庚辰说。
施昌奎也承认,一条运河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地区的雾霾状况,作用只能说微乎其微。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要改善PM2.5,绝非修条河就能解决问题,重点是要调整周边的产业结构,控制重化工业、节约能源、控制机动车数量,多种办法共同推动才能解决PM2.5居高不下的问题。
现代物流,运河功能式微。北京社科院蓝皮书将“京津陆海运河”之于京津的作用,比作京杭大运河之于隋唐,认为开凿京津运河可以一举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岸,有利于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事业。然而时过境迁,现代物流体系下,运河功能正走向式微,其发挥的作用恐怕也无法与古运河同日而语。
“中国古代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而建,水运构成主要运输枢纽。但是现在早就过了水运时代。”在吴必虎看来,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恰好说明了运河已成为遗产,无论过去多么兴盛,如今已经与现代物流体系格格不入。
“水运主要运输大宗货物,比如煤炭、铁矿石等,其他很少用到水运,就连海鲜都空运了。”吴必虎认为,“北京既不是矿山城市也不是煤炭城市,没什么需要水运的。从北京讲利用水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罔顾历史地理知识。”
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林雄威也表示,目前考虑京津通航,已经没有大型海轮进入运河的必要。“蓝皮书提到的30万吨以上的船只都是运输矿石和石油的,现在燕山石化和首钢都搬走了,没有必要进大型海轮了。”
易鹏认为,在京津之间开凿陆海运河并不符合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从大的区域来说,河北和天津滨海实际也就是北京的沿海。此外,北京未来更重要的角色不是做经济中心,更多的是要体现其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作用,沿海经济发展可以放在河北和天津。
实际上,从北京周边到渤海口已经有一条运河:蓟运河。其干流河道始于蓟县九王庄,流经天津市蓟县、宝坻、宁河、汉沽、塘沽几个区县,全长144.54公里,经北塘口入海。刘树坤认为,新建“京津陆海运河”,还不如疏通蓟运河,“至少还多一个文物价值”。
区域发展要树立整体观。当前,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北京固然缺水,但也要因地制宜,解决区域发展的问题时,要树立整体观。”吴必虎说,为了解决北京缺水、大气环境质量问题仅考虑利己的方案,而不去兼顾周边区域的持续发展是不对的,“自我中心主义是要批判的”。
易鹏则认为,虽然北京社科院作为研究机构,我们可以对其有一定的宽容度,“允许其天马行空”,但工程领域的研究,社科院毕竟还是外行。
“研究结果对实体经济有益还是有坏?这不是大问题,因为毕竟它仅仅是研究机构而不是政府的决策行为。如果是做政府决策的话,必须要社会全面参与讨论,平衡它的利弊之后才能决定是否修建。”易鹏说。
王庚辰也表示,停留在提案议案层面,可以拿到桌面上讨论,但如果要付诸实施,至少要满足“科学上讲得通”“技术上行得通”这两条最基本的条件。“要充分论证,政府部门的决策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