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担任一个科硕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依照惯例,答辩完后,答辩委员和毕业研究生都要聚会一下,以示庆贺。席间,几位高校任职的教师不约而同谈到一个共同问题:心理不踏实,工作太累!不在高校工作的人往往会诧异:旱涝保收、铁饭碗的教师,会有什么职业风险呢?昨日,看到科学网一篇置顶博文,谈到了湖北某三本高校一副教授因索贿修改学生考试分数而被开除的报道,触动较大。其实,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
花花世界,为一日三餐奔波的教师,也是凡夫卒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结合自己在高校工作22年的体会,分析一下大学老师的职业风险。不足之处,欢迎补充,但拒绝拍砖。
一、教学风险众所周知,教学包括理论教学、结业考试、野外实习、室内试验、毕业论文多个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日趋下降,各个高校相继出台了日趋严厉的教学事故认定方法。
详细规定了上课迟到早退、课间接听手机、试题泄密、试卷擅自改动分数、毕业论文没有勤勉尽责、实验室发生火灾、野外实习学生出现意外等各种情况下责任事故认定方法。规定之详尽、处罚之严厉,可以用古代军中用十七禁律、五十四斩来比喻,轻则通报批评、中则取消评优资格、重则劝退甚至开除。
二、科研风险科研风险主要体现在实验数据作假、论文不正当引用、科研经费使用等环节上。一项课题,多则4年,少则1年。
在这短短的项目期间内要不仅需要实地调研、文献阅读,还要数据分析、论文成文,考虑到论文投稿及发表的周期性,真正可以用来最实验的时间其实很短。数据的采集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有的实验很难重复或重复成本过高,特别是生命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结果不理想,修改实验数据、增大虚假实验次数,就成为短平快发表论文的一条捷径。论文不正当引用、一稿多投、自我剽窃的例子,在大学教师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三、研究生指导风险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难度的不断加大,研究生指导中的风险也不段加大,主要体现在意外伤亡、学位论文、毕业求职风险三个方面。作为一个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行业,到林区调研、到野外调查,是研究生的日常工作。自然灾害、社会暴力犯罪,是导师在外派研究生进行野外工作时必须考虑的事情,尤其在女研究生比例日益增大情况下。
近几年,连续发生博士在偏远林区采集标本时被杀害、硕士在山区做实验出现车祸致残等多起恶性事件。至于研究生借着科研名义,到外面与朋友约会、休闲旅游、兼职期间发生的人身意外事件,虽然很是冤枉,导师也难逃干系。
四、职业稳定性风险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校再定位、专业调整、课程调整、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学教师铁饭碗的含金量不断降低。
在文凭贬值背景下,相当一批博士、硕士担任了辅导员、教学秘书等没有编制的临时岗,一遇到生源危机、风吹草动,这些没有任何保证的临时岗就面临着下岗、再就业的风险。在很多就业率欠佳的新兴专业被黄牌警告、红牌拿下的严峻形势下,任课教师无课课上,转岗分流在所难免。教育部明确转为职业教育高校的600多所的2000年新科本科院校教师,不得不重新规划工作重心,对大于45岁的教师来说,改变意味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