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整体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还是科技发展“由量而质”的必经规律,中国已到了由跟踪模仿到向自主创新全面转型的新阶段。释放科学技术巨大潜能,成为中国社会对于科技界的最强烈需求。
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连用三个“创新”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未来方向,并再次向全体科技工作者发出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力争超越的动员令。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由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起点。此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一系列理论突破和战略部署,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一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为未来更为深刻的中国经济社会变革、民族振兴铺就了道路。
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使科技创新成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新动力,使经济增长从资本和劳动力推动转变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等要素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必须依靠自力更生,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无论是整体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还是科技发展“由量而质”的必经规律,中国已到了由跟踪模仿到向自主创新全面转型的新阶段。
释放科学技术巨大潜能,成为中国社会对于科技界的最强烈需求。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同时,我国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正在创造的历史,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任何时期都更有实现目标的信心和能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改革确已进入深水区,利益牵绊不可谓不深,难度也越来越大。然而,越是处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就越需要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满怀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重塑创新精神为民族的魂魄与精髓,重树民族富强、科技报国的胸怀和理想,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紧紧把握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待到理想化宏图,便一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