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哈佛医学院乔治•彻奇(George Church)遗传学实验室的常驻艺术家乔•戴维斯(Joe Davis),收到一个没有标记的包裹,里面只装着一点根和叶片——来自一个有4000年历史的苹果株系。这包裹里的东西,距离戴维斯多年寻觅的东西——伊甸园的禁果——仅一步之遥。他计划用生物合成学往苹果里嵌入维基百科的DNA编码版本,以此来创造一株名符其实的“知识之树”。
戴维斯今年已经63岁了,支撑他站立的是一条铝制腿,上面装着一个橡胶塞,本来在实验室中是用于塞烧瓶的。
和那些见过他的人聊天,最后总会说到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故事:他把钟表零部件在恒温箱里培育了25年看它们会不会像生命一样自组装;他在1986年成为第一个将艺术品嵌入活的有机体基因组中的人;他丢掉右腿膝盖以下的时候是在“亲吻鳄鱼”;他在用遗传工程改造桑蚕让它们纺出金丝;他在密西西比老家照着卡特琳娜飓风的样子设计了一座32米高的钢塔,可以捕获闪电然后把它们扔回去以表向老天抗议,凭此赢得了洛克菲勒的一项赞助。
戴维斯将他的苹果项目命名为Malus ecclesia。Malus是苹果的属名,在拉丁文中既表示“坏的、邪恶的”,又有“苹果树”的意思。Ecclesia意思是教会(Church),戴维斯表示这是在向他所在的实验室老板——乔治•彻奇(George Church)——致敬。戴维斯本来就是个很有野心的人,而这个项目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苹果的基因组本身就相当于一本7.5亿个字母的书,只有四种字母:A、T、C、G。将维基百科插入苹果基因组,类似于把这些额外的字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所有原始的文本都将保留,所有那些让苹果长得像苹果的基因都会留下。戴维斯说,为了保证他的作品对生态学和生物学友好,“我不想在苹果的尺寸、口感、质地或健康方面做任何表型改动。”
首先,将英语单词翻译成DNA的字母,这很容易,只需要设计一套密码表就行。摩尔斯密码只用两个符号就做了类似的事情:一个点和一个破折号。“Malus ecclesia”这串字母也可以,譬如说,用常用英文字母配对方式来压缩,写成DNA的样子:agtgtagcccaatcgcagaccctcaa。
一旦它们被编码,彻奇就可以将字母组装成可存活、有功能的DNA链。
2012年,彻奇出版了一本名为《再创世纪》(Regenesis)的讨论合成生物学的书,然后把整本书编码进了一段DNA中并“打印”了出来。虽然在当时彻奇的实验室水准已经是首屈一指了,但是要把这DNA塞进生物体内,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为了将DNA嵌入苹果,戴维斯将使用一种独特的细菌,它能把自己的基因组塞进植物的细胞壁。
约娃•梅舍(Yoav Mayshar)是一位哈佛的博士后研究员,也是负责这个项目的首席遗传学家。他对我说,他们可以欺骗细菌,让它携带维基百科的DNA编码进入苹果树苗,然后将树苗嫁接在苹果砧木上,最后长成成年苹果树。因为这种改变对水果来说是生物惰性的,最后从苹果树上摘下来的苹果看起来和正常的苹果并无二致。
不过有一个麻烦。英文版本的维基包括25亿个单词,但细菌基因组能容下的信息是有限的。
DNA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大小、有重量,即便采取了最巧妙的压缩手段,细菌DNA最多也只能装下体积相当于2000字的信息,巧的是,这和维基中“善与恶”这个词条的字数相同。戴维斯解释道,将所有的维基词条都装到一个苹果里是不现实的,但用许多苹果和许多树共同分担这些信息是可能的。“我可以将整个维基放在一片小森林里,或者叫它大树丛更为合适,”他说。
由于过程中使用了嫁接,所以每一棵树的每一个分支都将挂着带有不同维基词条的苹果,所有苹果一起——只要数量足够多——就能构成整体。但这种工程改造苹果完成后,将成为双重意义上的禁果:美国农业部的动植物健康检疫服务中心有严格规定,遗传改造的植物未经批准不得食用。
对戴维斯来说,这种张力正是他要表达的本意,“这株苹果把科学和宗教放在了一起。”我问他本人是否会咬上一口,他援引了宪法第五修正案:“你知道,我非常真诚直白地回答了你之前的每个问题,但仅此一次,作为艺术家我有权对自己的作品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