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亲身实践可能让他们喜欢的课题。所以,化学课上的老师才经常让学生摆弄各种瓶瓶罐罐和神秘试剂。根据同样的原理。最近,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关系科学课程上,用“爱的练习”调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首先,我邀请8位互不相识的学生来到讲台上,并把他们随机两两分组。每位参与者都要对同伴的喜爱程度、爱慕程度或亲密程度,从1到10评分。
然后,我请每组参与者相互凝视对方的眼睛,我把这个练习叫做“深情对视”。一开始有人忍俊不禁,但此后大家都会很认真地深情对望。两分钟过后,我请参与者再次打分,结果爱慕程度平均上升7%(也就是说每组参与者中有一个人的得分增加了一分),喜欢程度上升11%,亲密程度上升45%。台下的学生有人起哄有人喝彩。我又要求课堂上所有的学生结对相互凝望两分钟,结果89%的学生表示这个练习增强了亲密感。
在美国,首婚失败的比例是50%,再婚失败的比例67%,三婚失败的比例更是高达75%。当人们开始一段恋情时,往往还未掌握能与爱人长相厮守的技巧,并且还怀有非常不切实际的期望。人们很容易选中并不适合自己的伴侣,仅仅由于身体上的吸引就错误地以为自己已陷入爱河。上述因素综合起来,就为婚姻失败埋下了伏笔:这通常发生在18个月之内。当激情的光晕渐渐退却,我们也开始更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伴侣。
我们往往不禁想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或者“你变了。”我们可能会花费数年时间努力维持婚姻,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以后。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错了人,而且缺少解决争端以及相互交流的基本手段,不离婚才怪。多年以来,我研究过大量有关婚恋关系的科学文献,同时也亲自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我开始认为,一定有办法可以补救我们在婚恋关系中的糟糕表现。如何补救?就是从科学研究中提取实践技巧,然后教会人们去使用它。
至少有80份科学研究揭示出了人们是如何学习相爱的。美国克拉克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D·莱尔德(James D. Laird)与同事在1989年做的一项研究,给了我设计“深情对视”练习的灵感。研究显示,即使是完全陌生的两个人,相互凝视对方的双眼(不是盯着对方的手)也可以快速提升喜欢和爱慕的感觉。对视和注视相近,但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对于很多哺乳动物来说,注视(对于施动者和受动者)是一种威胁。
如果你对这一点存疑,那就在地铁上试试看吧。但是,对视时,人们给予了对方注视的许可;也就是说,双方都很脆弱,彼此不设防线,这是建立感情依附的关键要素。在紧张对峙的情形下产生的这种情愫可以瞬间转变为强烈的情感,甚至让人质爱上绑架者,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
动物或者人表现出来的脆弱姿态,往往会让他人心生怜意,想要关心和保护这个生命,进而被他/她吸引,甚至喜欢或者爱上他/她。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就发现,当一个人情不自禁地激动和兴奋时,他/她通常会四处寻找线索解释和定义这种感觉。身体的反应是:“我很激动,但我不确定这是为什么,”而环境会提示你:你恋爱了。我从科学研究中总结出十几种能让人情不自禁而又增强亲密感的技巧,“深情对视”只是其中一种。
“爱的光晕”、“走进彼此”和“交换秘密”都是十分有趣且能增进情感的活动,值得夫妻学习并实践。在我们的课程中,如果学生们在朋友、恋人或陌生人之间运用这些技巧,可以获得额外的学分。90%以上的学生报告称,运用这些技巧成功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213名学生中,50多人递交了详细的书面报告阐述他们的经历。几乎所有这些报告都记录了好感、爱慕、亲密、依恋程度的提高,一个月内的提高幅度为3%~30%不等。
在少数案例中,评分甚至增为原来的3倍。一位学生与自己结婚5年的丈夫做了这些练习。这对夫妇——阿萨(Asa)和吉尔(Gill)尝试了8种不同的练习,尽管在练习之前他们的相互评分已经高达9分到10分,但是他们所进行的每项练习都能让评分再提高至少3%。阿萨写到:总的来说,“我感觉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丈夫比以前更爱我了,我真的很高兴”。
她还报告了一个意外收获:她和丈夫现在也不怎么提起对方曾经犯过的错误了。可能是因为上了我的课程之后,他们更注重改善夫妻关系,所以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课程上的学生都在进行全新的尝试:掌控自己的爱情生活。我们在童话和电影的伴随下长大,在这些故事中,总有一种魔力帮助人们找到真爱,而后轻松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童话让我们变得无能为力,完全将爱情交给了命运。
但出人意料的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没有听过这些童话故事。我们这个星球上有超过一半的婚姻来自父母之命或者媒妁之言,他们想要的就是长久稳定的和睦家庭。在印度,约有95%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尽管离婚属合法行为,但是印度的离婚率在世界上是最低的。
在印度,年轻夫妇一般有权选择是否继续一段婚姻,这种选择权和良好的婚姻指导结合起来,或许可以解释印度包办婚姻研究所揭示的一个事实:无论是在持久性、满意度还是相爱程度上,包办婚姻与西方婚姻都不相上下。实际上,印度包办婚姻中夫妇之间的情感甚至比自由婚姻更牢固。
1982年,印度斋浦尔拉贾斯坦大学的心理学家乌沙·古普塔(Usha Gupta)和普什帕·辛格(Pushpa Singh)利用鲁宾爱情量表(Rubin Love Scale)证实,印度自由婚姻中的爱情与西方自由婚姻中的爱情完全相同:开始时很强烈,然后急剧降温。但是包办婚姻中的爱情却与此相反,开始时很弱,后来逐渐增强,并且在5年之后超过自由婚姻,10年之后,强度甚至是自由婚姻的两倍。
鲁宾爱情量表可以测量强烈的、浪漫的西式爱情。过去几年,我一直在采访包办婚姻中的夫妇,他们的感情都随着时间推移越发强烈。其中一对夫妇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的凯泽·哈克(Kaiser)和雪莉·哈克 (Shelly Haque)。他们结婚11年,有两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凯泽是从孟加拉国移民到美国的,他在美国稳定下来之后就告知家里他准备结婚了。家里包办了剩下的一切。
在与雪莉见了一次面之后就确定了关系。凯泽认为那就像一见钟情。“慢慢地我们越来越喜欢对方,越来越了解对方,”凯泽说,“爱情的火花更加强烈,我觉得我们将来会更爱对方。”凯泽和雪莉并非特例。在2009年11月全美家庭关系大会上,我和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曼西·萨卡尔(Mansi Thakar)公布了一项研究,研究中涉及来自9个国家、拥有5种不同信仰的30个人。
他们的婚姻平均持续19.4年,在这期间,按照10分制算,他们的爱情强烈程度从3.9分上升到了8.5分。这30个人指出了11种能增进感情的因素,其中10种与我在课程中引用的科学研究完全吻合。最重要的因素是专一,其次是良好的沟通技巧。这些夫妇还指出了其他因素,比如分享秘密和相互适应——即为了对方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此外,看到对方的脆弱(比如伤病) 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对于西方人来说,这里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比如刻意让自己在对方面前显得无助,或者尝试两人一起去冒险或寻找刺激。上述研究结果与针对美国人的研究所得的结果只有一点不同:一些人说在生了孩子之后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加牢固了;而在美国的研究总是发现,为人父母对夫妻情感是一种挑战,不过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一开始就怀有过于强烈的感情和不切实际的期望。抚养孩子的压力通常会打破这些期望,并最终损害对对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