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气污染防治后,土壤环境污染成为我国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点。刚刚通过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土壤修复工程。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也于近日表示,环保部正抓紧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相关专家日前就此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污染土地修复技术,土壤修复仍以理论探索为主,成熟的技术示范点屈指可数。当务之急是建立系统的修复治理链,集中力量应对土壤污染。
“目前,超过90%的受污染土地都来自重金属污染。”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告诉记者,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土壤修复的重中之重。然而,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难恢复性。“土壤污染就像慢性病,很难被发现,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陈同斌说,国内关于重金属修复的技术积累比较少,大部分研究以前期的理论探索为主,能大规模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的非常少。
一位长期从事土壤修复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真正成型的技术的确非常少,现状就是想花钱治病却苦于没有良药。“目前国内做土壤修复研究的有上千人,但大多是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有限的资金并没有花在刀刃上。”陈同斌也认为,研究力量太分散是土壤污染修复很难推进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对于已经成型的比较好的技术,成本又是一大困扰。
“有的技术虽然很好,但用不起。”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介绍说,如果要把重金属从污染的土地里“根除”,一亩地的成本要在4万~5万元。“技术进步和经济可承受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需要有一个综合考量。”朱永官表示。
在专家们看来,受污染农田的修复更是难上加难。“相对于化肥农药带来的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在农田污染中的矛盾愈发突出。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说,有些耕地种出的粮食不能吃或者压根儿长不出庄稼。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在5000万亩左右,重金属污染面积已占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陈同斌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污染场地,农田对修复技术的要求高很多。”同时,如何将研究的技术工程化、产业化也是农田修复面临的难点。
“农民是农田修复的主体。”陈同斌说,增强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土壤保护意识是保护耕地的重要内容,“农民参与进来,才能将土壤修复规模化,但这些都需要有更好的推进和管理手段”。“受污染土地大多集中在中东部粮食主产区,且基本是高产田,受污染的5000万亩农田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中西部1亿亩中低产田的产量。”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担忧地说,如果停止耕种,会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陈同斌则提醒说,还要防止土壤污染带来的二次污染。
一方面是有限的修复资金,另一方面是急迫的土壤污染问题,专家们表示,当务之急是要集中力量,利用有限资金获得最大修复价值。王济民认为,当前既要探寻更加经济适用的技术,高度关注已污染农田的治理,也要堵截污染源,保护未污染农田,防患于未然。
朱永官则指出,要加强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及风险控制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土壤修复的技术研发、市场规范化以及修复后的评价管理,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系统的政策。“现在很多研究后续的评价管理工作几乎没有,要引入第三方评价,而不是科学家说好就是好。”陈同斌说,要借助行政力量,将国内的研究队伍联合起来,集中优势力量和有限资源进行重点攻关。
他同时表示,对于受污染的农田,要以污染程度、是否为粮食主产区、治理基础条件为参考,按照轻重缓急,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以县为单位推动,再以地市为单位全面推动。“要把更多的社会力量纳入到土壤修复的队伍中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理链,建成大规模可复制的行政单元。”此外,朱永官建议建立更加健全的土壤污染监测、分析和信息共享机制,让公众了解到更多的科学数据。“土壤污染问题能否解决,取决于技术和管理是否跟得上。
同时,也需要公众理解,这样劲儿才能往一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