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野驴行为时间分配研究获进展

作者: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康课题组

来源: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14-03-0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康课题组对蒙古野驴的行为时间分配进行研究,发现其行为受食物数量和质量、温度、人类活动干扰和生理周期影响,主要行为包括采食、休息和“其他”行为。

动物行为时间分配是其对栖息地环境及物种行为学特征的反应,并受到气候条件、食物资源、人为干扰、生理周期、捕食风险等因素影响。了解一个物种的时间分配模式对于理解其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探讨环境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及其采取的行为应对策略,对制定濒危物种保护措施有重要参考价值。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IUCN濒危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的荒漠、半荒漠环境中。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康课题组开展了该物种的行为时间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受食物数量和质量的季节性变化、温度、人类活动干扰和动物本身的生理周期4因子的影响,蒙古野驴花费超过50%的昼间时间采食,1/3时间用于休息,而警戒、移动和“其它”三种行为虽亦很重要,但占其昼间行为比例不超过9%。另外,蒙古野驴表现出双峰的采食高峰。

夏季繁殖季节,蒙古野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求偶、争斗、交配等“其他”行为上。

上述研究成果以Diurnal Time Budgets and Activity Rhythm of the Asiatic Wild ass Equus hemionus in Xinjiang, Western China为题发表在Pakistan Journal of Zoology上。

UUID: 8db995b5-2037-4930-9faa-ba418097db7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科院之声公众号-pdf2txt/2014/中科院之声_2014-03-09_蒙古野驴行为时间分配研究获进展.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1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