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指出,人民政协常委会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力度。创新如何才能真正驱动发展?委员们在小组讨论中认为,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为小组讨论的召集人之一,厦门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郑兰荪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现有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在于科研评价体系改革。”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上世纪80年代末,SCI被引入中国,对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十多年来,各个科研单位都以SCI作为评价标准,评审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课题立项和申报奖项,都需要用SCI中的统计数据。郑兰荪认为,这一评价标准最大的优点在于公平。“正如高考,我们都知道,高考考得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学生。”他说,“但谁也不会怀疑,高考是相对公平的评价方式。”近年来,我国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的逐年上升,不能不承认SCI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然而,论文上去了,科技驱动创新仍显乏力,有人便将矛头指向了SCI。郑兰荪则指出,如果没有SCI评价标准,容易滋生科研腐败等,“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没有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体系,很容易出现科学工作者利用关系网获得资源等利益”。因此,科技界人士普遍认为,尽管SCI存在诸多问题,但科研评价却不能没有它。近年来,我国增加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也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
郑兰荪评价:“我国基础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创造将来供全人类共享的知识。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越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引用次数越多,证明其研究成果质量越高。SCI理所当然地成为评价基础研究的指标。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因为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还受到了《科学》杂志的关注。
在郑兰荪看来,在我国基础研究刚刚起步时,以SCI评价科研成果质量,的确加快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步伐。然而,以SCI评价基础研究的弊病也开始凸显,其中之一便是在“以数量取胜”的评价导向下,一些研究人员滋生了浮躁的心态,片面跟踪国际研究热点,难以潜心从事原创性强的高水平研究,反而阻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在应用研究领域,以SCI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弊端便更加突出。
郑兰荪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大家都只看发表文章的数量,也不考虑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何为社会和经济服务,从而造成了产学研的脱节,造成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在每年的政协会议科技组讨论上,委员们仍然对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兴趣盎然。“对科研成绩的单一评价标准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我们培养的学生尽管能够发布论文,但是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教育系统根据SCI对学科和高校实力的评估让每所大学都专注于发表论文。”“科研领域急需高水平的专门工程技术人员,但是现在却很难找到这样的实用人才。”郑兰荪则建议,科研评价体系应尽快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院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一般院校不应该要求他们发论文,而应该主要为地方经济服务。对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教师,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他说。
不过,郑兰荪坦言,要制定一套适应我国科学研究发展的完善的评价办法难度很大,需要政策制定者深入调研、全面考虑。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政协科技组的委员们希望能够围绕科技体制的改革,持续开展深入的调研,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