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中科院一批科学家背着重重的行囊,踏上青藏高原,悄悄驻扎在西藏自治区的几个村落里。他们此行的目的既不是做宣传,也不是做实验,而是给藏区农牧民提供科技支持,帮助他们增收。
人人都知西藏美。这个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地方有着广袤壮美的风景和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然而,险峻的地理条件也给西藏人民致富带来了天然屏障。2012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到西藏考察,时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提出了三个涉及西藏民生的科技难题:自然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农牧民增收。
2013年初,中科院“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实施。白春礼给项目组科学家提出的要求是“促进重大成果转化,解决重大生产问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体现科学院价值”。实际上,西藏农牧民增收困难已是公开的秘密。近10年来,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从2002年的不足千元逐步拉大到2012年的2200元。
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余成群说,城镇化水平低、收入渠道狭窄、农牧业政策偏差、技术扩散通道不畅等是造成西藏农牧民增收困局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薄弱环节,项目组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农业村、半农半牧村和城郊村,以整村推进方式,试图树立西藏农区现代可持续畜牧业发展的典型样板,以此推动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型,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对科学家的到来,贡嘎县吉纳村第一书记多吉次仁一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项目组的绝招就是办合作社,将全村251户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与此同时,吉纳村建成集中养殖场1个,培养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1名,骨干技术人才5名。2013年11月22日,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就发放现金近25万元。多吉次仁本人也成了这种“牧草种植—草产品加工—高效健康养殖”的农牧结合技术体系的粉丝。
中科院地理所工程师孙维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打算开发高端藏系羊肉市场。“这里的羊肉品质好,卖的却是‘白菜价’;如果能销入内地,绝对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村民缺乏相应的市场开拓能力,但通过合作社,就有了可能。”
“以前增收项目的一大问题是:项目撤了,增收也就跟着停了。”冯仁国说,“中科院在这里做项目,如果不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机制,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中科院地理所助理研究员武俊喜对可持续机制的理解是,通过科技创新,让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取得双赢。这也是他工作的林周县白朗村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
在白朗村,项目组以“退化草地治理—牲畜轮牧+补饲”的半集约化农牧结合技术体系为基础,成立了种草养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免耕补播技术治理中度退化草地1150亩,改良重度退化草地为优质放牧草地400亩,同时开展养殖技术示范。2013年,项目实现户均增收2050元。
实实在在的效益让科学家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年初项目组征求科技示范户意见时,全村只有18户愿意参与,到年底时已有40户加入。除了增收外,农牧民思想的转变是科学家最想看到的。“大多数类似的项目都比较注重科技本身,但忽略了用科技的人。”孙维说,“中科院不但要留下能产生效益的科技平台,还要培养起一批会用平台的人,这样,长效的增收机制才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