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

作者: 乔丹•盖恩斯•刘易斯

来源: 科学美国人

发布日期: 2014-01-31

本文探讨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并引用了心理学家的研究来解释这一现象。研究指出,年龄、时间压力和记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每当新年,时间的存在感就会变得特别明显,办公室里的闲聊又回到了一个固定的话题:“时间都去哪儿了?”——隔壁的小孩一眨眼都高中毕业了;我们火辣的七月海滨之旅仿佛还在昨天;我们还没做好饼干,还没寄出贺卡,还没买好礼物呢,怎么时间就匆匆飞过了呢?

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大家都这么抱怨,都这么互相调侃。当然,岁月的增长给予不了我们扰乱时空的能力,所以完全不存在时间越过越快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这么觉得呢?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他1890年出版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写道,随着我们逐渐老去,也许是因为成年后难忘的回忆越来越少,时间似乎越过越快。詹姆斯郁闷地指出,当用诸多的“第一次”来衡量时间的流逝时,成年后这些“第一次”的缺乏,会使得“几日,几周如白驹过隙...年复一年变得空洞和颓废”。

沃利奇和格林曾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研究过两组受试者——青年组(18-20岁)、老年组(平均年龄71岁),考察他们对隐喻的使用,从而研究这个现象。青年组大都选择了静态隐喻来描绘时间的流逝,而年纪较大的则选择了动态的隐喻。在1990年朱伯特的研究中,年轻的受试者回答说,希望在成长的岁月中时间能过得再快一点。

来自慕尼黑大学的马克•惠特曼和桑德拉•伦霍夫在他们关于人对时间流逝的主观看法的首次研究中,招募了499名年龄从14岁到94岁不等的受试者。每个受试者都填写了一系列问卷。出乎意料的是,惠特曼和伦霍夫发现,“年龄”与“个人对时间的认识”之间关系甚微;换句话说,每个人——无论多大年纪,都认为时间过得快。

2010年,来自奥柏林学院的威廉•弗里德曼和来自杜克大学的史蒂夫•詹森以这些发现为基础拓展了上述研究。这一次,49名在校生和50名老年人拿到一份过去十年里十二件人尽皆知事件的列表,并要求填写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他们对这件事情记得多少。他们也完成了同惠特曼和伦霍夫研究中一样规格的李克特量表,以评估他们对时间流逝速度的认识。

在今年七月份发表的对该研究的拓展中,弗里德曼,詹森和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仲真纪子发现那些正经历显著的时间压力的人,感觉短的时间段在飞快流逝。而那些在过去十年中感觉到时间压力的人却觉得过去十年一晃就过去了。

有两个看似可信的结果:1.)虽然年龄是一个因素,但是“时间压力”显著地影响着所有年龄段的人对时间的感知。2.)时间压力是没有文化界限的:这些研究结果在德国、奥地利、荷兰、日本以及新西兰参与者中都相似。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们觉得2013年的新年仿佛还是上周的事情,而小孩子却觉得2014的新年已经等了好多年?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但是心理学家们还是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理论:1.我们通过记忆事情来丈量时间。2.时间流逝的多少因年龄的不同而异。3.当我们变老的时候,我们的生物钟会变慢。4.当我们垂垂老矣,我们就不怎么关心时间了。5.压力,压力,还是压力。

UUID: df7a40d5-1922-40c4-acf1-a46cbe1521e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14-2015/2014-01-31_时间都去哪儿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