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雾染是真的吗?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4-01-08

本文讨论了一个关于“核雾染”的帖子,指出其内容充满了事实错误和逻辑混乱,特别是关于铀矿和煤矿的关系以及雾霾成因的误解。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揭示了原帖作者如何通过混淆概念来制造谣言,并强调了科学事实的重要性。

近日,一个名为《为什么突然发生大面积持续雾霾?》的帖子被热传,于是很多人开始讨论所谓“核雾染”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虽然讨论很热烈,但相信真正仔细读过的整篇帖子的人并不多,大多数讨论都集中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关注点而挑选的只言片语上。至于为什么没有看完,很简单:涉及的知识太多,看不懂。

我耐着性子读完,发现其实根本不是内容上有多少难点,而是作者根本没有多少逻辑可言:把能想到的稍有关联的事情都扯到这篇帖子里,给人一种涉及的内容很广的印象,拉开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让读者产生莫名的佩服感;同时,因为逻辑上衔接不到一块,读者普遍没有耐心读下去,只好简单翻看一下其中的结论,认为有这么大段的讨论证明一个结论,可以说明结论是合理的。

个人认为,这种编造谎言的手段是成功的,这篇帖子应该是研究传播学,尤其是研究谣言传播的很好的范例。至于帖子的作者“物理学博士马可安”显然是杜撰出来的人物,如果博士论文写成这样,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拿到博士学位。肯定有人不服气,认为帖子只是展示了一种可能,逻辑不严谨不能表明事实不正确。

那么,我可以负责任地回答:这是我见过的事实错误最多的帖子,几乎每一段都至少有一个槽点,随便数数也至少有20个槽点可以让我们尽情地去吐。我大致归了一下类,选出与结论密切相关的两个关键点展开讨论:铀矿和煤矿在同一地点,但不是在同一地层,更不是煤和铀混在一起。

原帖的“故事”起因于在内蒙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大营地区发现的一个铀矿,按照原帖的说法,是因为燃煤的辐射过高才发现了“伴生”的铀矿,也就是说原帖作者认为是先有了多年的煤矿才找到的铀矿。实际上随便查一下新闻就知道,大营地区的铀矿和煤矿是同时发现,而且主要是由于中央地质勘探基金提出了“煤铀兼探”的思路,才在发现煤矿的同时“顺便”发现了铀矿。当然,这个“顺便”是有理论基础的。

鄂尔多斯盆地的地层中石油、天然气、煤、砂岩型铀矿共存早已经不是秘密,国内石油/地质/地调系统和核工业系统对此早已做了多年的研究,相关的资料和论文数不胜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有了“煤铀兼探”的思路,这样每次勘探时只需要在地层中打一个钻孔就可以同时勘探两类资源,可谓事半功倍。

这所谓的“共存”也不是几种我们想象的几种资源混在一起区分不开。“共存”只是二维空间上的共存,只是说在某区域的地下存在有这几种资源。而地下的岩石是经过物质多年沉积、挤压、变质等过程之后形成的,由于沉积其上的物质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会有所变化,从而使地下的岩石形成了分层的结构,即地层。一般而言,越深的地层形成的年代越久远。而煤矿、铀矿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地层,几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

在鄂尔多斯盆地,煤矿主要分布于侏罗系下统的延安组及以下地层中,而铀矿石则主要分布在侏罗系中统的直罗组,在煤矿地层之上。这两个组的厚度都在300米以上,不会出现原帖所说的越挖越深没有限制的问题,就算出现,也不可能在采煤越挖越深的情况下采出铀来。而且,从形成的机理看,铀矿石主要是火成岩,也就是说铀矿的形成与火山喷发的岩浆关系密切,而煤炭则主要来自于植物残体的转化。

两者截然不同,当然不太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地层中。因此,所谓“煤和铀矿石混在一起,难以分开;更有许多铀的成分渗透到煤之中”就纯属无稽之谈。

当然,原帖中所说的火电厂周边辐射高的情况的确存在,这是因为形成煤的树木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从土壤中吸收少量的铀和钍等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残留在植物体内并最终分布到煤矿中。

但是,火电站都是具有除尘设施的,因而这些元素大多是留在燃煤剩下的残渣中并被专门处理,而不是扩散到大气中。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估算,天然本底辐射产生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是2.4 mSv,燃煤电厂辐射产生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0~1.5 mSv。

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能超过1 mSv,而我国电厂的人均有效剂量当量基本都低于0.5 mSv。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燃煤排放放射性元素的整体水平还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至于后来作者计算的那2.5亿吨就更可笑了,铀矿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的边缘,而作者估算时显然认为整个盆地只要是有煤的地方必然有铀了。

假设真如作者所认为的,大批的铀资源已经成为大气颗粒物飘散在空中了,中国处于中纬度西风带,下风向的韩国、日本甚至美国恐怕早已经接收到了中国飘去的“核雾染”了吧?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东亚诸国早已经加强了对核污染的监测。若中国真的输送了大量的铀污染到邻国,我们的邻居们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呢?为什么那么多天天组织各种抗议活动的环保NGO也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呢?

难道世界上所有人都还被蒙在鼓里,只有原帖作者这个极度聪明的人洞悉了真相?环境污染事件不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计划,只要事情发生并产生大规模影响了,根本不是禁止个微博搜索就可以遮掩的。

霾不是雾,水汽不是最重要的。原帖作者不止混淆了煤矿、铀矿开采的内容,后面关于雾霾的一些事实更是混淆得一塌糊涂。光说煤和铀当然联系不到雾霾的问题,如果联系不到雾霾,仅凭“中国上空漂浮着大量放射性粉尘”这种夸张的论断不足以让人信服。于是原帖作者不得不继续歪曲概念,炮制出“放射性粉尘是大面积持续雾霾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

雾和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雾主要是大气中饱和的水汽凝结在大气颗粒物上的小液滴,因为低温条件下水蒸汽的挥发能力更差,所以雾常常出现在相对低温的夜晚和凌晨。而且,随着太阳出来温度升高,凝结在大气颗粒物上的水再次挥发到大气中,所以雾消失了。而霾则是指由于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升高而导致的能见度下降的现象。

PM2.5具有相对较强的吸光能力,从而能够降低大气的能见度,这个特性与水汽没有关系,而且霾也不像原帖作者所说的可以在太阳出来后一挥发就消失掉的。当然,PM2.5可以吸附水汽,从而加重霾的吸光效应,导致能见度的进一步下降。

换句话说,有些情况下雾和霾的界线并非十分分明,霾可以看作是细颗粒物含量高雾。由此可以看出,形成霾的关键在于细颗粒物,而不是水汽。

我国目前时常出现的大面积雾霾主要是由高浓度的PM2.5造成的,这个有环保部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作为依据。既然水汽不是主因,那原帖由水汽产生的种种讨论就没有基础了,什么“威尔逊云室”效应也就没有依据了。此外,粉尘是指直径小于7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而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原帖作者将工地粉尘与霾做比较也是不合理的。

工地粉尘主要是大粒径的颗粒物,而大粒径的颗粒物本身就对能见度的影响不大。将“粉尘”、“霾”和“雾”混为一谈,可见原帖作者根本不懂关于霾的最基础知识。

总结:混淆概念是谣言传播的基础之一。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原帖作者的整个论述都集中在对两个关键概念的混淆上:将“煤铀兼探”曲解为煤与铀混在一起无法分开;将PM2.5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曲解为水汽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正是因为把很多并无关系的事物用混淆概念的方式联系到了一起,才使原帖看上去像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实际上,原帖讨论的基础是不存在的,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可笑的。把不相干让人想不到但听上去又有相近之处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是相声把听众逗笑的手段之一,我们就当是在听一段相声吧。

UUID: aabe2a20-12c5-4cee-b619-6f5eccf487c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4/2014-01-08_核雾染是真的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