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考察了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高能物理所依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科研成果,成为世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是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建设的国家大科学装置,1984年10月动工兴建,1988年10月完成建设,成功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当时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发表了“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讲话。
从2004年开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入了重大改造,于2009年7月17日完成验收。改造后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同步辐射装置,中国科学家也取得众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依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北京谱仪Ⅲ是大型通用磁谱仪,大量采用国际先进探测技术,通过测量正负电子对撞反应产生的次级粒子来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及其相互作用性质。今年3月,由11个国家3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北京谱仪Ⅲ实验国际合作组在北京宣布,在采集的数据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共振结构,暂时命名为Zc(3900)。
该合作组发言人、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沈肖雁说:“粲能区的粒子一般都含有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称为粲偶素,是中性的,不带电荷。而新发现的Zc(3900)含有粲夸克和反粲夸克且带有和电子相同或相反的电荷,这提示其中至少含有4个夸克,可能是科学家长期寻找的一种奇特强子。带电Zc(3900)的发现为寻找和研究新型强子态开启了一扇大门。”
2004年,中国科学家利用同步辐射装置完成了“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2.72埃分辨率晶体结构的测定工作,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这一具有高度挑战性的国际前沿课题,推动了我国光合作用机理与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进入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揭秘SARS病毒主蛋白酶结构、寻找SARS病毒克星,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砒霜治疗白血病机理的研究等都是通过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完成的。
据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介绍,在过去20多年中,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不仅为凝聚态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计量学和光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手段,还为一些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每年为100多个科研单位的500多个课题提供服务。2007—2012年,用户发表科技论文934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